近年来,江山市果蔬产业规模主体发展速度较快,这些主体在品种引进、设施建设、生产管理、技术应用等方面都走在同行业前列,有效带动了全市果蔬产业的转型提升。同时,该市特色果蔬发展形势喜人,张村乡黄秋葵基地、石门镇红心火龙果基地、上余镇设施葡萄基地、清湖镇草莓采摘游基地已具有较大规模,在市内外有较大影响。预计到2015年,江山市果蔬(专指蔬菜、西甜瓜、草莓、葡萄、火龙果)产业种植面积可达15.12万亩、产量36.1万吨、产值4.8亿元,分别比2010年的14.66万亩、34.56万吨、3.9亿元,增3.14%、4.46%、23.08%。果蔬产业在江山市种植业中所占比重不断提升,在促进休闲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中的作用进一步凸现。
加大产业扶持力度,有效吸引工商资本
“十二五”期间,江山市加大对果蔬产业的扶持力度,有效促进了果蔬产业的发展。一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两项扶持政策,一项是对新发展山地果蔬连片基地50亩以上,每亩奖励150元;连片设施30亩以上,每亩奖励300元。另一项是对现代农业园区内新发展连片30亩以上钢架大棚的,市财政再奖励补助1000元/亩;发展钢管连栋大棚设施5000平方米以上的,市财政再奖励补助20元/平方米。这两项政策措施的出台,极大地促进了工商业主投身果蔬产业的热情,2012至2013年,全市新发展果蔬经营主体每年都在10家以上。二是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十二五”期间,江山市百亩以上的果蔬规模种植企业基本都享受到政府资金的支持。
加强技术支持力度,有效提升产业水平
获得政策支持的同时,江山市农业局加大了果蔬生产技术的推广与创新力度,着力提升产业水平。一是持续引进新品种。每年引进新品种10个以上,有效促进了果蔬品种更新换代。二是引进、开发出多项果蔬生产新技术。先后引进了山药套管栽培新技术、芦笋长季节设施栽培技术等,创新开发出榨菜-水稻轮作技术、毛芋一种两收基质栽培技术等,有效提高了产业技术水平。三是引进推广了一批新产品。先后引进推广了性诱剂、黄蓝板、石灰氮等,为果蔬生产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四是推广了一批新设施。先后引进推广了钢管连栋大棚、玻璃温室、穴盘、微蓄微灌等果蔬生产新设施,提高了果蔬产业抗风险、促增收能力。
通过市、乡、村和相关主体的共同努力,江山市果蔬产业技术水平得到明显提升。据统计,截至2014年12月,该市已建果蔬产业大棚设施面积16435亩、喷滴灌面积16836亩、性诱剂应用面积1733亩、黄蓝板应用面积589亩,分 别 比 2010年 增 36.96%、40.31%、825.24%和951.21%。通过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全市果蔬质量持续趋好,浙江省、衢州市、江山市三级果蔬产品抽检数据表明,2011至2013年江山市果蔬产品的抽检合格率均在99%以上。
加快品牌培育力度,有效提升产业影响
“十二五”期间,江山市十分重视果蔬产业的品牌建设工作。首先是加大果蔬产业“三品一标”的培育力度,通过相关部门认证,果蔬产业共培育有机农产品1个、绿色农产品3个、无公害农产品8个。其次是加大果蔬产品评比创优力度。果蔬产品先后荣获浙江省、衢州市金奖产品4个,其中绿之灵牌芦笋荣获2012中国·浙江瓜菜种业交流会“金奖”,秀地牌黄秋葵荣获2014浙江精品果蔬展销会金奖。再次是加大品牌果蔬的对外宣传力度。全市有3家企业在国家、省、市、县各级新闻媒体上大力宣传江山果蔬产业,极大地提高了江山果蔬的市场影响力。如中央电视台7套《每日农经》专题播放该市张村乡的黄秋葵节目,吸引了众多的观众来电、来人联系黄秋葵种植事宜,该企业仅黄秋葵种子就卖出了30多万元,极大地提高了江山果蔬的知名度。 毛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