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的烟民会在戒烟一周后复吸——这是一个相当惊人的比例。科学家推测,可能是因为遗传或代谢的原因,有些人轻轻松松就能戒掉烟瘾,而另一些人即便痛下决心,还是屡戒屡败。何以至此?近日,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组织的一项随机临床试验为戒烟者指出了一条明路。
烟民体质分两种
为了打破这一困局,研究人员对1246名烟民志愿者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戒烟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烟民的身体对尼古丁的代谢能力。
按照对尼古丁的代谢能力,研究人员将烟民的体质分为正常代谢体质和慢代谢体质两种。在正常代谢体质人群当中,尼古丁水平在戒烟后下降速度更快,会使戒烟者更容易产生吸烟欲望继而导致复吸。但与此同时,这部分人对戒烟药也更敏感,在多巴胺的作用下,戒烟者在戒烟的过程中会“感觉良好”,从而减少对尼古丁的渴望;相对于正常代谢体质,具有慢代谢体质的人对尼古丁的代谢能力较弱,即便在戒烟后,尼古丁仍会在体内存留较长的一段时间。
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尼古丁成瘾跨学科研究中心主任卡里恩·勒曼教授说,新研究找到了一种可以在临床上进行应用的诊断标准,根据戒烟者个人对尼古丁代谢情况进行个性化治疗,将有望帮助烟民提高戒烟效率。
用贴用药愁煞人
目前较为流行的戒烟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尼古丁贴为主的戒烟贴,一种是口服类戒烟药。此前,由于缺乏足够的研究,即便是专职医生也无法给出准确的建议,用贴还是用药,常常让戒烟者头痛不已。
尼古丁贴,是一种贴在皮肤上的低浓度尼古丁贴片,通过皮肤向人体释放尼古丁的方式来缓解戒烟带来的戒断症状。采用渐进减量的方式帮助吸烟者摆脱对香烟的依赖,让烟瘾逐渐降低直至消失。世界卫生组织将这类尼古丁替代疗法作为一线推荐药物进行推广。
处方类戒烟药主要是伐尼克兰。它是美国食品和药物监督管理局认可的第二种非尼古丁戒烟药物,据称药物治疗后,半年的成功率可达30%。
对症施治才有效
此前也有科学家对吸烟者的新陈代谢进行过研究,但他们在治疗前并未进行测试和随机分组,当时也没有伐尼克兰这种药物。在新的临床试验中,这1246名寻求治疗的吸烟者,被归为慢代谢的有662人,属于正常代谢的有584人。研究人员将他们随机分配到采用尼古丁贴片(加安慰剂药片)、伐尼克兰(加安慰剂贴片)以及安慰剂药片(加安慰剂贴片)三种治疗方案的小组当中,持续进行11周的治疗。
研究人员在开始治疗后的7天内对参与者的血样进行测试以评估尼古丁代谢率。在治疗即将结束时,研究人员对参与者进行了访问,以确定这两个群体是否成功戒除烟瘾。过去的研究有力地表明,如果一个人坚持戒烟7天,他将很有可能将这一成果保持至少6个月。该法可对戒烟成功与否进行较为准确的预测。因此,在治疗结束后研究人员还将对参与者进行6到12个月的随访。
结果显示,在治疗结束时有近40%采用伐尼克兰治疗的正常代谢者戒除了烟瘾;而采用尼古丁贴片的戒烟者中这一比率仅有22%。对普通代谢的戒烟者而言,伐尼克兰的效果显著优于尼古丁贴片疗法,疗效与慢代谢戒烟者相当。
勒曼说:“我们的数据表明,要对正常代谢的戒烟者采用伐尼克兰治疗,对慢代谢的戒烟者则应采用尼古丁贴片疗法。更重要的是,如果增加治疗时间(超过11周)将有望让戒烟效果获得进一步的巩固。”
勒曼说,新的研究不仅找到了将尼古丁代谢率作为标志物来进行个性化医疗的方法,同时也证明了烟草依赖是一种异质性疾病,戒烟治疗必须采取因人而异的方法。
(摘自《科技日报》 王小龙/文 2015年1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