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创业

大学生“村官”与山沟沟里的“网事”

  •   王金熙是台州市黄岩区屿头乡白石村大学生“村官”,也是屿头农民电商服务中心发起人之一。他告诉笔者,这个颇具台州气息的农民电商服务中心由屿头乡大学生“村官”一起创办,电商服务中心实体店和土特产网店同步运营。“网店里卖的都是当地群众自制的土特产。”王金熙说,他们想让黄岩特色农产品走出台州,让大山农民富起来。
    王金熙将收购来的土特产过秤。
    一家能解“乡愁”的网店
      1月10日,冬日的清晨,料峭的寒风无孔不入。王金熙打了个寒噤,钻入车中。从黄岩城区到屿头乡农民电商服务中心,山路崎岖,大大小小的转弯数十个。王金熙驾轻就熟,一路平稳。他对笔者说:“自制番薯干、农家手工面等等,屿头乡有很多特色农产品都藏在大山中。为了挖掘这些藏在深山里农家美食,我们不知道开了多少山路,熟能生巧了。”
      副驾驶座上,放着一本笔记本,因为经常翻阅记录,边角已经打卷。“每天,我睁开眼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手机淘宝,查看网店的订单。”每一笔订单、收支,王金熙都一一记录在案。
      屿头乡农民电商服务中心的网店名字颇具文艺范儿,名为“乡愁的味道”。“所有的商品都是当地村民自制的土特产,不打农药,绿色天然,有家乡的味道。”看出笔者的疑惑,王金熙解释说。
      说话间,车子抵达屿头乡,差不多50分钟的车程。
    山沟沟里的“网事”
      走进屿头乡农民电商服务中心,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帮农民卖、帮农民买”8个醒目大字。而这,也是屿头乡大学生“村官”开设电商服务中心的初衷。“以往,村民们种植的农产品都挑到集市卖。可由于屿头乡地处山区,位置偏僻,多数农产品的销售很困难。”王金熙说,他们的想法很简单,让更多人了解到屿头乡土特产,让人们不出家门就能吃到绿色、健康的农产品。“互联网是个推销的好渠道!”屿头乡10名大学生“村官”聚在一起,众人一拍即合。很快,他们的想法就得到了屿头乡政府的支持,在政府的牵线搭桥下,服务中心工作室正式成立。
      如今,农民电商服务中心成立一月有余,渐渐有了人气,外来的订单也渐渐多了起来。“订单主要以江浙沪为主。”王金熙说。
    村民们把土特产送上门
    “昨天,隔壁村的陈大爷送来一筐紫心山药,刚从土里挖出来的紫山药粘着不少土,根须也还没来得及清理。”一篮紫山药,一把剪刀,王金熙在门口的台阶上坐下,做起了清理工作。“今天还收番薯肚肚吗?”问话的是一位头发斑白的老太太,提着一小篮番薯肚肚。“这是赵大娘,隔壁村的,今年80岁了。”王金熙告诉笔者,番薯肚肚是屿头乡的特色农产品,将番薯烤制、晾晒而成,口感香甜有韧劲,是年货必备品。“一般来说,村民在集市上卖多少价钱,我们就多少价钱收,不能让村民吃亏。”王金熙一边称重,一边说。
      细看赵大娘制作的番薯肚肚,个头小,有几块更是烤制过头,有些发焦。王金熙耐心地挑出烤焦的番薯肚肚。“我们的土特产可能个头小些,可能长得没有市场上的好看,但都是农民手工做的,吃起来有味儿,健康。”王金熙说。“在农村,谁家的土特产好吃,一打听就知道。起初,我们会不定期到农民家中收购产品。部分交通不便的偏远村庄,开车就要开半个多小时。”王金熙说,屿头乡农民电商服务中心成立一月有余,附近村庄的村民也经常拿些农产品来,由他们代卖。
    知有游客来,临时加单忙
      这两年,随着布袋坑、户外营地等景区的开发,原本的世外桃源渐渐有了游客。
      笔者看到,一上午的时间,陆陆续续有两三拨游客前来参观屿头乡农民电商服务中心。和往常一样,王金熙准备了一些农产品放在桌上,供他们试吃。“很久没有吃到过这么地道的地瓜干了。”顾先生是黄岩人,趁着周末和几个朋友一起自驾游来到屿头乡。听了王金熙的故事,他很支持。“每样土特产都来两份,打包成箱,我带10箱回家,让大家都尝尝。”
      简单地清点后,王金熙发现,农家绿豆面、番薯肚肚和紫薯的数量都不够,得开车去农户家里现取。“走,我们一起去张婆婆家取番薯肚肚和紫薯。”王金熙说,去年年初,张婆婆家的老头子摔伤了腿,得多照顾一下她的生意。
      王金熙告诉笔者,屿头乡村居分散,一旦遇上加急的订单,就会出现断货的可能。“我们也希望能和当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合作,把特色农产品推广出去。”他说。
      所有产品打包完毕,已经是下午2点多了。
      白开水配农家白馒头,这就是王金熙的午餐。“忙起来,难免顾不上吃饭。”他笑着说。
    农产品电商物流瓶颈难破
      餐后,王金熙开始清点一天的淘宝订单。屿头乡太偏僻,没有快递公司,他得赶在天黑前打包完毕,送到黄岩城区。“刚刚有一位青海的顾客说是想尝尝江浙一带的农家小吃,他拍了 70多元的农产品,可快递就要30元左右,无奈之下,对方退单了。”王金熙有些无奈,这样的情况,他碰到过很多次。
      王金熙说,目前快递公司按照重量来计算农产品的运输费用。像紫薯、番薯肚肚等农产品都很重,运到稍微远一些的地方,快递费甚至要高于农产品的价值。
      下午4时30分,王金熙寄出5笔快递,销售额在300-400元之间,其中快递费用超过60元。“按照市场价收购农民手中的产品,利润本就微乎其微。加上昂贵的快递费用,我们只能做到持平。”王金熙希望,未来,台州能开通农产品绿色通道,助力台州特色农产品更多地走出台州。 陈珍琳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