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小平
1月9日,对常山胡柚产业来说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随着浙江舟山大宗商品交易所(以下简称浙商所)的一声锣响,常山胡柚正式成为浙商所上线交易的产品之一。这只曾经深居浙西山区的“水果之王”、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30多年来一路向东、向南、向北,乃至漂洋过海,市场开拓的脚步从未停歇。如今,它又在东海之滨迈出了从传统销售走向电子商务、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一步。
昨天,漫山遍野种胡柚
胡柚是一种集营养、食疗、美容、保健于一体的功能性水果,系柚子与橙等其他柑橘天然杂交而成。它最初产于常山县青石镇澄潭村胡家自然村,早在明代时就有栽培记录,至今已有600余年历史,因果实似“小柚子”,又在胡家村始种,故称“胡柚”。
常山胡柚的产业化之路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常山县把曾经只是农户房前屋后零散种植的胡柚作为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来抓,一张蓝图绘到底,县委、县政府领导一任接着一任干,形成了“十一任县委书记共抓一只果”的佳话。经过30多年的发展,常山胡柚已成为当地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2014年,全县胡柚种植面积达10.5万多亩,产量14万吨,总产值达4.5亿元。
为发展好胡柚产业,常山县非常注重品质的提升。早在1992年,县里就制定了胡柚县级农业地方标准,目前拥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常山胡柚》国家标准、《无公害——胡柚》浙江省地方标准和《常山胡柚——完熟栽培技术》地方标准等,形成了从国家到省、县级共10项可执行的标准体系。同时,县里大力推广应用胡柚“三疏二改”、增糖降酸、完熟栽培、反光膜、绿色无公害、绿色有机栽培等技术,并取得显著成效。目前,该县有20个基地计1.2万亩胡柚通过国家质检总局出口果园注册(备案),其中3000亩通过了欧盟食品安全认证。
如今的常山,漫山遍野都是绿油油的胡柚树。春闻柚花香,夏赏柚海月,秋采丰收橘,冬品健康果,胡柚已成为常山人民生活的一部分,是他们最熟悉、最亲切的地方特色产品,其产值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25%,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黄金果”。
今天,千方百计“剥”胡柚
胡柚全身是宝。据浙江大学、中国农科院南京植物研究所、浙江农科院等测定分析,胡柚具有丰富的黄酮类等活性物质,富含各类维生素、氨基酸和磷、钾、钙、镁、铁、锌、铜、锰等矿质微量元素,营养极为丰富,是全能型的营养水果。
但这些好东西都“藏”在金灿灿的果实中,一旦把它们提取出来,胡柚的附加值就能呈几何倍数上升。记者日前在常山柚都生物科技公司了解到,1吨胡柚鲜果的收购价大概在1000-1500元之间,能提取500毫升胡柚精油和3公斤黄酮素,精油价格依据纯度不同而不同,高纯度的胡柚精油每公斤售价高达10多万元,半成品也能卖到5万-6万元,黄酮加工成成品后每公斤也能卖到1万多元。正是看到了胡柚果实中蕴藏着的巨大商机,近年来,常山县开始大力延伸胡柚产业链,逐步从鲜果销售为主向精深加工转变,千方百计把这些好东西“剥”出来。
2014年12月底的一天,在浙江常山恒寿堂柚果有限公司,记者透过窗户看到,工人们正在一条流水线边忙碌着。这是一条蜜炼柚子茶生产线,从瓶子上线、清洗、消毒,到果肉灌装、瓶子封口、消毒、打码,直到最后的成品装箱,全部作业自动完成。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这只是他们投产的第一条生产线。据了解,这家由上海恒寿堂药业有限公司投资2.3亿元在常山设立的企业,所有生产线投产后可年产3840万瓶蜜炼柚子茶,消化常山县近30%胡柚鲜果,年产值可达10亿元。
作为常山胡柚传统生产经营企业,原本以销售鲜果为主的“天子果业”也在发展中实现了向加工转型。该公司投资3亿元的“10万吨胡柚柑橘综合加工项目”,已成为目前全国最大的柑橘深加工生产基地,产品得到了可口可乐、娃哈哈、农夫果园等知名饮料公司的认可。
目前,常山县已有胡柚鲜果加工企业128家,其中精深加工企业8家,已开发出胡柚宝(黄酮素)、胡柚精油、囊孢、果脯、果茶、果汁、胡柚酵素、饼干、果酱等深加工产品10多个,年鲜果加工量在2万吨以上,年加工产值达2亿元。根据2014年9月出台的《常山胡柚产业振兴发展行动计划》,该县将大力推进胡柚深加工发展,不断降低鲜果销售比例,到2017年,鲜果销售比例降至60%以下,形成一系列特色鲜明的胡柚深加工产品,进一步挖掘、提高胡柚的附加值。
(上接第1版)
明天,线上线下卖胡柚
产业快速发展的背后,也不是什么担忧都没有。受农产品的销售半径、消费习惯等众多因素影响,常山胡柚也出现过销售不畅的情况,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产业发展甚至出现了过山车式的起落,年产量从14万吨跌至不足10万吨。胡柚产业要避免走上许多农业产业曾经出现过的“发展形势好—迅速扩张—价格暴跌—产业毁灭”的老路,必须为产业发展铺就一条可持续健康发展之路。
“在常山胡柚产业快速发展过程中,的确存在着销售渠道狭窄,品质良莠不齐,规模无序扩张,产前、产中和产后脱节等问题,常山胡柚产业亟需转型升级。”常山县农业部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转型升级之路在哪里?记者从《常山胡柚产业振兴发展行动计划》中看出了些端倪。根据该计划,未来一段时间,该县推进胡柚产业转型升级的重点工作之一,就是以价格为导向,全面推进“六市、一企、一城”的市场营销战略。“六市”即建设胡柚精品专卖市场、大型连锁超市、电子商务市场、大宗商品挂牌交易市场、出口市场和大众农贸批发市场的“六个市场”;“一企”指培育2-3家胡柚品牌销售领衔合作化企业;“一城”为开拓重点销售城市。换句话说,就是要坚持“两条腿”走路,线上线下一起来。
胡柚在浙商所挂牌上市,就是该县实施《常山胡柚产业振兴发展行动计划》迈出的重要一步。据相关专家介绍,浙商所对商品上市有严格的要求,常山胡柚在该所挂牌交易,有助于推广行业标准,促进胡柚产业规范发展;有利于减少中间环节、降低物流成本,让消费者吃到真正物美价廉、安全放心的常山胡柚;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利用浙商所先进的现货贸易平台,进行资源整合、购销模式创新及全产业链流程再造,实现现货贸易、公平定价、避险保值,健全完善常山胡柚产业链条,实现产业发展的规模化、集约化、信息化、金融化,推动常山胡柚产业转型升级。
【延伸阅读】
除常山胡柚外,同日在浙商所挂牌交易的农产品还有松阳县的浙江绿茶(香茶)和山东烟台的栖霞苹果两个极具地方特色的农产品,浙商所由此成为国内唯一上市胡柚的交易所,也是浙江省第一个推出新鲜水果上市的交易所。目前,浙商所上线交易的农林牧渔板块已有鱿鱼、生猪、山茶油、杉木、胡柚、苹果和茶叶等14个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