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专题

杭州:“六个百万”打造现代化农业航母

  •     农业现代化,是“四化同步”发展中的短板,刚刚结束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作出了顶层设计和重大部署。在浙江,积极探索农业现代化实现途径的步伐正在不断加快。
      前不久,杭州市根据自身农业产业特色,出台了《杭州市“六个百万”农业基地建设规划》,计划通过重点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与保护工程等“十大工程”,到2018年建成百万亩稳产高产粮食(杂粮)生产功能区、百万亩城市保供蔬菜生产区、百万亩名优特茶桑果基地、百万头规模生态畜产品(生猪)基地、百万亩水产健康养殖区、百万亩高效生态经济林,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打造现代农业“航母”,以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和农业农村发展新阶段的时代要求。
    百万亩稳产高产粮食(杂粮)生产功能区
    关键词:年产粮食48万吨
      镜头:走进杭州市富阳区渔山乡渔山村,渔山乡省级粮食生产功能区会让你眼前一亮。这个面积1700余亩的功能区,沟、渠、路、灌溉等配套设施基本完善,拥有各类先进农业机械和设施设备,基本实现了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已建设成为一个集“旱涝保收、解决抛荒、先进科技、统一服务、高产高效”为一体的千亩粮食生产功能区,是杭州市粮食生产的典范。功能区粮食亩产达到720公斤,攻关田最高亩产可达861公斤。功能区还通过举办“稻香节”、市民“认购小粮仓”等活动,扩大功能区内“渔穗”稻米品牌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产品走进千家万户。
      蓝图:以杭州北部粮油产业带、富春江沿岸粮油产业带和山区半山区粮油产业带为重点区域,到2018年,建成农田设施完善、农田质量提升、生产技术先进、服务体系健全的稳产高产粮食生产功能区100万亩,其中水田83万亩、旱地17万亩;粮食复种指数达到100%以上,年产粮食48万吨,占全市粮食产量的64%,推动落实全市年粮食播种面积193万亩、年粮食总产75万吨以上的目标任务。
    百万亩城市保供蔬菜生产区
    关键词:主城区蔬菜自给率达63%
      镜头:在杭城,“尚舒兰”蔬菜是很多市民心中的品牌菜、放心菜。位于萧山农业对外综合开发区的杭州萧山舒兰农业有限公司,基地面积1200亩,连栋育苗温室、钢架大棚、喷滴灌系统、保鲜冷库、蔬菜包装线、速冻流水线等先进设施设备一应俱全,国内外新品种、新技术和新设施在这里得到广泛应用,再加上严格的生产操作和品质管理规程,保证了蔬菜的质量和安全性。基地通过GAP良好农业规范认证,13个蔬菜通过国家A级绿色食品认证。该公司是首批浙江省无公害农产品基地、杭州市农业产业化基地、浙江农华优质农副产品配送中心优质蔬菜生产供应基地,产品远销日本、韩国等地。
      蓝图:以叶菜功能区建设为重点,满足市场叶菜需求;以高山蔬菜基地建设为基础,缓解淡季供求矛盾;以常年性蔬菜基地为保障,提高蔬菜自给率。到2018年,规划建设蔬菜基地总面积58.6万亩(复种面积102.8万亩),其中叶菜生产功能区2.1万亩(复种面积5.3万亩)、高山蔬菜基地4.8万亩(复种面积7.2万亩)、常年性蔬菜基地25.78万亩(复种面积64.4万亩)和季节性蔬菜基地25.83亩;基地蔬菜年产量达320万吨,产值70亿元,主城区蔬菜自给率达到63%,其中叶菜自给率达到83%。
    百万亩名优特茶桑果基地
    关键词:总产值50.3亿元
      镜头:桐庐县阳山畈村因桃闻名,因桃而富。阳山畈蜜桃专业合作社是这个专业种桃村的“领头羊”。阳山畈蜜桃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4年,现有社员180户,种植面积3000余亩,带动周边农户1500余户,连结全县蜜桃种植基地8000余亩。在规模经营的同时,阳山畈十分重视品牌的建设,从注册“阳山畈”水蜜桃,到成功申请国家级无公害绿色农产品,品牌效益日渐凸现。如今,阳山畈村已发展成一个集蜜桃生产、示范、推广、观光休闲游于一体的专业村,注册的“阳山畈”商标为浙江省著名商标,产品被认定为浙江省名牌农产品,合作社被评为首批国家级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
      蓝图:以良种繁育基地、标准园的规范建设为重点,加快经营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园地基础和生产设施,提升防灾减灾能力,提高产量和品质;到2018年建成名优特茶桑果基地100万亩,其中茶叶45万亩、蚕桑10万亩、水果45万亩,总产值较2013年提高12%,达50.3亿元;创建在全省乃至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公用品牌10个、共用品牌10个,统一服务覆盖率50%以上,经济、社会、生态三者效益明显增强,带动山区农民增收作用凸显。
    百万头规模生态畜产品(生猪)基地
    关键词:年出栏商品肉猪160万头
      镜头:杭州天元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是浙江省生猪养殖业的“佼佼者”,也是中央储备肉活畜储备代储企业和浙江省大型商品猪生产基地。这家杭州市优秀农业龙头企业位于萧山区围垦十七工段,占地645亩,按“全进全出”流水式、专业化、均衡化生产要求,全程出栏率在90%以上。目前猪总存栏数12万余头,具备年出栏商品猪30万头的规模。该公司率先应用“猪-沼-有机肥”、“猪粪生物利用及新型动物蛋白源处理”等生态养殖模式,是农业资源循环利用的典型。生产的杭塔牌生猪获浙江省优质农产品金奖、杭州市名牌产品和浙江省名牌产品。
      蓝图:以“菜篮子”应急供应基地、标准化示范场、设施畜牧业建设为重点,按照品种良种化、设备设施化、防疫规范化、模式生态化、管理制度化、饲养科学化的现代化生态生猪养殖场建设要求,到2018年,重点提升建设规模生猪生产基地242个,确保生猪存栏100万头、年出栏商品肉猪160万头,年产值21亿元,约占杭州市猪肉年需求量的40%。
    百万亩水产健康养殖区
    关键词:总产量25万吨
      镜头:在水产养殖领域,杭州大洋水产养殖有限公司算得上是一家创新型农业企业。近年来,公司按照生态、高效的发展要求,探索出独特的种养结合新型模式。目前已形成了30亩水产苗种繁育区、460亩水产设施化高效养殖区、620亩高标准生态养殖区、490亩花卉苗木种植区、270亩现代观光农业区等五大养殖、种植及观光农业示范区。2014年,该公司实现年销售收入4587万元,利润328万元。目前,已成为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全国渔技推广示范区、国家级南美白对虾标准化养殖示范基地。
      蓝图:以渔业主导产业集聚功能区、先进科技转化核心区、生态循环渔业样板区、渔业体制机制创新试验区等为主要内容的渔业现代园区建设为重点,到2018年,全市提升改造水产养殖面积稳定在100万亩(含千岛湖养殖水面60万亩),基地渔业年总产量达到25万吨,渔业年总产值达到60亿元。
    百万亩高效生态经济林
    关键词:产值30亿元
      镜头:近年来,临安市岛石镇大力实施山核桃生态化经营,不断做大做强、做精做优山核桃产业,走贸、工、农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发展路子。目前,该镇山核桃面积逾13万亩,常年产量5000吨左右,占临安市山核桃总产量的25%,成为临安乃至全国山核桃面积最大、产量最多的乡镇,被誉为“中国山核桃第一镇”,临安市岛石山核桃示范区也成功列入第二批省级现代林业园区。该镇现有山核桃加工企业10家,7家企业均达到500—750吨的加工量,全镇年加工量5000-6000吨,山核桃的加工已由过去的食用原果、榨油和单一的椒盐山核桃向系列产品延伸拓展,产业链进一步拉长,成为当地农民的致富产业。
      蓝图:以设施林业园区项目为重要抓手,按照“抓基地、保供给、促平衡”工作要求,到2018年建成投产林连片面积20亩以上、年均亩效益2000元以上的高效生态经济林103万亩,其中笋竹林50万亩、干果林53万亩,新建提升基地29.62万亩。百万亩高效生态经济林年总产量30万吨,产值30亿元,均占全市的70%。
    廖源 冯莉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