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从近日召开的第十二届全国土壤微生物学术讨论会暨第五届全国微生物肥料生产技术研讨会上获悉,微生物肥料是我国未来肥料发展的重要方向,全国微生物肥料年产量已突破1000万吨,应用面积超过2亿亩,具有中国特色的微生物产业基本形成。
据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的高速发展,特别是近年的粮食十连增,化肥的施用是关键因素之一。然而,有数据显示,我国每亩耕地的化肥施用量高达30-100公斤,是美国单位面积施用量的2-3倍。正是由于化肥的长期、过量施用,导致了我国耕地土壤肥力下降,农产品品质降低。
国家环境保护部和国土资源部联合发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显示:在实际调查面积630万平方公里中,全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全国土壤总超标率为16.1%,土壤污染已成为我国许多地方的“公害”。
中科院院士陈文新指出:过去30年,我国利用占世界9%的耕地,成功解决了占世界总人口20%的13亿国人的吃饭问题。但这30年间,化肥、农药的使用量不断提升,牲畜粪尿、秸秆等废弃物也大量增加,已造成了广泛的面源污染和土壤肥力下降等严重问题,恶化了生态和城乡人民的生活环境。因此,我国农业在未来发展中面临着既要保持高产,又必须减少面源污染的双重压力。针对这一问题,农业部门已经展开工作,推动发展清洁农业与循环农业。为此,迫切需要可行的技术方案来降低农业生产中对化肥、农药的依赖,提高其使用效率,从而构建起支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永续发展的生态与环境基础。
中科院院士、武汉大学生命科学院朱英国教授撰文指出:国家应大力发展和支持用生物有机肥料代替化肥,利用生物有机肥帮助土壤修复,减少资源浪费,保障粮食安全。
可喜的是,近年来在国家大力支持与提倡下,我国微生物肥料行业发展迅速。据介绍,到目前为止,我国已收集、保藏、鉴定的菌种库藏资源超过2.5万余株,位列世界第二,各种功能特色菌株陆续应用;大量具有特殊功能的微生物制品和新型微生物肥料相继问世,并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
彭勇 高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