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4版:文摘

“菜贱伤农”如何破解

  最近,在山西晋中部分蔬菜产区,大量茴子白(即卷心菜)陷入滞销,一毛钱一公斤都无人问津,许多菜农一年的辛苦化为泡影。据了解,种植一亩茴子白,包括种子、农药、化肥、地膜、浇灌等在内,成本约为700元。每亩产量在4000公斤左右,每公斤收购价0.08元,在菜全部卖掉的情况下每亩收入只有320元,甚至还不够收菜卖菜的人工费用。因此不少菜农放弃采收,成片的茴子白烂在地里。
  为了帮助菜农,太原不少爱心人士通过微博、微信呼吁普通市民、各大企业及学校主动联系购买茴子白,政府部门也在积极帮助菜农找市场、寻销路。目前,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晋中地区茴子白滞销的情况得到一定缓解,但因为错过采收时机,不少茴子白无法食用,菜农遭受损失已成定局。
  爱心企业和市民的认购,对菜农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但是这样的举措,可解菜农一时之急,却难解长久之困,无法杜绝“菜贱伤农”的现象再次发生。业内人士建议:除提供保护政策外,相关部门应给予更多的指导信息,减少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生产不确定性,在必要的时候向菜农发出预警,把损失降至最低。同时,要提升蔬菜产业级次,完善产销对接,提高贮藏加工增值水平,增强蔬菜产业抗御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的能力。
(据新华社 燕雁/文 2014年11月21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