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从德清县农业部门获悉,德清新港现代农业综合区日前通过省级考核验收。该综合区涉及钟管、洛舍两镇,规划总面积4.2万亩,其中实施面积2.1万亩。目前,该综合区累计投入8000多万元,带动种植、养殖户8000余家,每户增收2.5万元以上,已成为德清生态循环农业的样板区,实现了“百斤鱼千斤粮万元钱”的目标。
具有代表性的是综合区内的清溪中华鳖示范区鳖稻共生种养模式,由于甲鱼和水稻在同一块田里共生,因此不宜在稻田施化肥农药,也不用给甲鱼投喂饲料,只让甲鱼吃食稻田里的虫、蛙、杂草等,而甲鱼的粪便又是水稻很好的肥料,真正实现稻鳖共生共赢。
11月的农业综合区内,放眼望去,2000亩稻田一望无垠。北风吹来,还未收割的金黄稻穗纷纷低下了头,一台联合收割机正在抓紧收割晚稻,而养殖在稻田里的甲鱼早已躲进泥沟开始冬眠,不见踪影,来自市农业部门的粮油专家正在忙着测产量。每块稻田中的两个大水池尤其引人注目,浙江清溪鳖业有限公司负责人王根连介绍,这是去年摸索出来的稻鳖共生第三代模式。“等到收割稻谷的时候,水一放干,甲鱼就会朝着有水源的地方爬过去,爬进去之后又要让它们出不来,我们在这块上花了不少心思。”
在尝试将“稻鳖轮作”改为“稻鳖共生”过程中,公司也一直在寻找适合共生的水稻品种。“因为不洒农药的水稻生长期更长,所以要种得早,但还不能长太高。稻秆要矮,透光性好,这样甲鱼生长的温度才能保证。”从2011年开始,王根连连续进行实验,改变播种时间和数量来寻找稻鳖的最佳组合,通过三年多实践,水稻亩产都超千斤。 许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