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创业

浦江有个葡萄“二次果王”

爱钻研让他从容走市场

  今年既凉爽又持续阴雨的夏季,使得挂在藤上的葡萄迟迟成熟不起来,而到成熟时却错过了销售的最佳时机,好多葡萄种植户的收入掉到了近年来的谷底。然而,浦江的葡萄种植户黄一声却赚得盆满钵满,他的葡萄二次结果技术从容克服了市场难关,葡萄亩均收入达到1.8万元。“昔日优秀种粮大户,今朝葡萄‘二次果王’”。今年刚好60周岁的黄一声曾经是浦江最大的种粮大户,2005年被评为全省优秀种粮大户,2007年他开始试种葡萄。在感受到浦江葡萄日益红火的发展态势后,他保持了清醒的头脑,在“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市场思想指导下,2008年,黄一声开始尝试葡萄二次结果技术,从最初的2株葡萄开始试验摸索,到2011年,他的二次结果葡萄面积已达10余亩,近几年产量和品质一直稳定在预想的范围。在浦江葡萄最红火的2013年,他的二次结果葡萄平均亩收入达2.5万元。今年,老黄开始把葡萄二次结果技术传授给周边果农。据老黄介绍,他是利用了葡萄在一年中有多次开花结果的习性来开发二次结果技术的,能使葡萄的采收期比一般的推迟1个月多。他前两年还留了部分一次果,到今年他只保留二次果了,更以15亩的规模成了“二次果王”。
  笔者跟老黄认识多年,觉得他确实是一位喜爱钻研的庄稼人,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钻一行。他曾经把一台微型耕作机改装成了可以用于甘蔗培土的小机器。2007年浦江县内第一台新式插秧机也是在他的田里率先使用的,后来该县的一批插秧机手也都是在他的田头培训出来的。为了增强葡萄大棚的牢固度,同时又能降低成本,老黄一度在报刊杂志上寻找灵感,后来几经试验,终于搭建起了既牢固又实惠的新型葡萄大棚,相比其他的大棚,他的大棚亩搭建成本可节省2000余元,而且很适合葡萄二次结果技术要求。他的葡萄架样式也比较特别,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是V字型的飞鸟架式,可以让葡萄充分“享受”到光照,采摘也挺方便。老黄对技术的钻研,还可以从他每年都订阅《农村信息报》等10余份专业类报刊杂志方面感受到。
  经过多年的发展,浦江葡萄已名声在外,去年获得“中国巨峰葡萄之乡”称号,“浦江葡萄”地理标志也获得农业部登记保护。浦江葡萄的红火,离不开像老黄这样善于钻研的农民们。 陈荣辉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