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来自包括东方园林、棕榈园林、铁汉生态、云投生态等上市公司在内的100多位重量级苗木企业家,齐聚杭州,参加中国苗木联盟第一次筹备大会。这个联盟,从确定筹建到正式召开筹备大会只用了短短4天时间。
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这么多的苗木行业大佬就从全国各地汇聚到了杭州,这让从业35年之久的浙江森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郑勇平倍感“震惊”。
到底是什么吸引了这些大佬?
团购消费锐减重创花木产业
在这次筹备大会上,郑勇平和省花卉协会花木经纪人分会会长孙妙夫高票当选为中国苗木联盟主席团常任主席、常务主席。郑勇平坦言:“大家日子过得很溜的时候,这样聚在一起开会是不可能的。”
据农业部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我国各类花木种植面积112万公顷,合1680万亩,其中占比最大的是绿化观赏苗木,面积近64万公顷,合960万亩。郑勇平说:“现在全国园林一年的工程量(的投资额)估计是5000亿-6000亿元,相信未来可以达到8000亿-1万亿元。”
但是,就是这样一个具有发展前景,拥有着12家上市和拟上市企业,种植面积达到世界第一、销售额超过1200亿元、从业人员达480余万的行业,今年以来,由于政府工程投入减少,房地产不景气,苗木种植跟风、无序竞争等原因,供需严重失衡,出现苗木量价齐跌甚至资本逃离的现象。
花卉销售情况也不乐观。据中国花卉协会今年3月公布的《2014年我国花卉产销形势分析报告》显示,与2013年同期相比,机关团体、酒店、公司等往年的采购大户今年订单几乎为零,一些地方春节用花销售额至少减少了30%-40%。
亟待突破的瓶颈
城镇化建设曾催生了苗木行业的大发展,但随着市场供需发生变化,新的难题开始显现。比如,郑勇平在参加山东苗木交易会时了解到,山东200万亩苗木,其中有一半卖不掉。
郑勇平说:“苗木行业的交易额快到1000亿元了,但还是出现了买难卖难的怪现象。由于信息不对称,一些地区、一些企业的苗木和盆花面积增长过快,出现产品积压现象,市场出现结构性过剩。另一方面,一些消费者仍然不知道去哪里才能买到好的花卉产品。”
孙妙夫介绍说,苗木行业的从业人员90%是农民,由于很多农民的文化水平不高,看自己身边哪个赚钱就种哪个。“比如龙柏,两年前2元钱一株,现在跌到1毛钱。”
郑勇平表示,不只是农民,一些苗木企业在决策过程中也非常盲目,低水平重复建设、跟风种植。“香樟、栀子花是好东西,大家都做,就做成了垃圾。”
中国花卉协会的报告显示,企业不注重更新品种,产品单一、同质化、劣质化严重,有的淘汰品种市场上还在出售,产品品质很难保证,低品质的产品也就催生了低价位。而部分花卉从业者缺乏生产、营销专业知识,素质不高,遇到市场不景气,不分析原因,不讲究经营策略,一味低价甩货,导致市场大幅波动。
郑勇平说,由于这两年房地产形势下滑,各类金融资本开始投资苗木业,形成了新一轮的占地和炒作,“一个行业没有金融资本进入就没有办法完善,但是我们也不希望把好事做成坏事”。
孙妙夫说,品质低下、盲目发展、低价竞争等很多瓶颈都亟待突破,人才、技术、资金等问题也需要想办法解决。
建立以股权为纽带的经济实体
据悉,很多发达国家的工业城市在治理空气污染过程中,城市绿化都是必然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1889年开始,美国推行城市美丽运动,“如今,基本上每个城市都有一个玫瑰园。”郑勇平说。
数据显示,我国城市绿地总量仍然不足,全国有70多个城市人均公共绿地不足3平方米,其中30多个城市绿化覆盖率不足10%。
面对日益复杂的市场环境,“抱团合作,共同发展”正成为广大苗木从业者的迫切需求。
“一个产业的现代化光靠少数几家企业的强大是很危险的,如果业界同仁可以齐头并进,通过国家政策的宏观支持,产业内能有一大批企业共同去开拓,那么中国花木产业很快就能在世界舞台上崛起。”郑勇平表示,大佬们集中起来就能影响一大群人。
郑勇平表示,“联盟将搭建八个平台为大家提供服务。比如,一个建筑商投了1.4万亩苗圃,但不知道选择什么品种、采用哪种技术,那联盟搭建的技术服务咨询平台就会帮他解决这些问题。此外,我们还将搭建信息政策对接平台、产品销售推广平台、采购交易平台、金融服务平台、人才培训教育平台、国内外企业交流平台等。”
“我们将建立一个以股权为纽带的经济实体,完全用市场化的手段来解决大家共同面对的问题,聚集成员的力量,为行业争取优惠政策,实现行业共同利益。”郑勇平说。
宋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