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养生

常用抗衰老中药材

  •   □马岳
    人参
      人参属五加科植物,栽种5-7年后,于秋季采挖,洗净晒干称“生晒参”;鲜根以针扎孔,用糖水浸后晒干称“糖参”;鲜根蒸透后烘干或晒干的称“红参”;野生人参经晒干称“野山参”;人工栽培的称“园参”;将幼小的野山参移栽长成后的称“移山参”;产自朝鲜半岛的称“高丽参”;产自美国、加拿大的称“花旗参”、“西洋参”。
      人参含有30余种人参皂苷、三萜类化合物、人参二醇和人参三醇,以及有机酸、多种维生素及糖类、酯类等。人参皂苷能提高人体的生理功能,增强肌体免疫力,人参皂苷和人参多醣还可抑制多种因素诱发的脂质过氧化损伤,使人体SOD(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含量增加,清除自由基。因此,人参具有延缓细胞衰老,延长细胞寿命的功能。
      人参味甘、微寒、无毒。在中国,人参历来被视为“百草之王”。中医认为,人参具有益气健脾,益气补肺,安神益智、滋阴生津、强精通脉等补益抗衰老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证实,人参能提高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对肌体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均有调节作用,能增强肌体对各种有害刺激的抵抗力。人参对神经系统有双向调节作用,但是兴奋作用大于抑制作用,故可兴奋中枢神经,增强脑力,提高记忆力和学习能力。另外,人参还具有抗肿瘤、降血糖、调节血压、抗休克、保护心肌、增强肌体免疫功能、促进造血功能和抗应激、抗疲劳等作用。因此,人参被认为是一种对肌体多系统和噐官,具有整体调节功能的“抗衰老药”。
      人参还广泛临床应用于高血压、心脏病、冠心病、慢性消化道疾病、糖尿病、贫血、白细胞减少症等,对改善患者手术后虚弱,减轻化疗、放疗后所产生的厌食、呕吐等不良反应,均有良好效果。人参是补气药,适用于体质虚弱、神经衰弱、阴虚气虚等慢性疾病患者。夏季可服野山参、生晒参、西洋参,每次用量5克左右,不可滥用或多用,但热性体质者应忌用,此外,高血压患者,在未控制好血压在正常范围前,也不宜用参进补。
    黄芪
      黄芪,又名黄耆,系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在巴蜀山谷和陇西一带,每年的二月、十月间采收其根部,药材以根粗长,质绵,折断面粉性及黄白色,味甜者为优。黄芪味甘、微温、无毒。它增强人体脏腑功能,调节气血,是主治补益脾肺及腑脏气虚的“扶正药”或“益气药”;还可固表止汗、排脓止痛,利尿消肿,托毒敛疮,被誉为“疮家圣药”。
      现代药理研究,黄芪的抗衰老功效如下:一是抗氧化作用。黄芪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减少体内自由基的产生。二是增强肌体免疫功能。黄芪含有黄芪多糖等免疫活性物质,能促进肌体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增加白细胞数量,提高吞噬细胞的功能。三是改善血液循环。黄芪能增强心肌收缩力,扩张冠状动脉及外周血管,并抑制血小板的聚集,从而改善血液的微循环。四是延长寿命。黄芪能延长人胚胎、肾、肺二倍体细胞传代次数,从而延缓衰老,延长寿命。此外黄芪还能促进骨髓造血功能,改善细胞代谢。老年气虚之人,常服黄芪可提高肌体抵抗能力、防病强身,延年益寿。 (未完待续)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