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姚力丹
1月草莓甜、4月茶叶香、5月樱桃红、6月桃子香、7月葡萄熟……这些年,一曲新的农业四季歌在长兴县唱响。作为传统农业大县,长兴突出“创新转型、强农富民”主线,以七大农业特色产业为重点,加快农业转型步伐,拓展农民增收致富路子。去年,全县现代农业特色产业产值42.6亿元,居湖州市首位,农民人均纯收入19341元,比上年增长10.8%,其中近一半的收入来自现代农业特色产业。2006年以来,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有7年超过城镇居民。今年前三季度,长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7591元。
强科技 增效益
一排排标准化蔬菜大棚,一处处高标准养殖区,一片片良种繁育基地……行走在长兴的田野上,不时让人感受到现代农业的勃勃生机。“施肥洒水都采用全自动喷滴灌,大大节约了生产成本。”在长兴鑫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蔬菜大棚内,公司董事长罗亚琴告诉记者,鑫丰农业已成为长兴县设施一流,集新品种培育、引进,新技术试验、示范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农业生产基地,获得“全国蔬菜示范基地”称号。
如今,强科技已成为长兴发展现代农业的一大亮点,特别是信息化、智能化在农业发展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虹溪精品水果园内,长兴轩乐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火龙果种植连栋钢管大棚整齐划一。大棚内的一个铁箱子引起了记者注意。公司负责人吴如蕾告诉记者,这铁箱子是温室大棚智能控制柜,卷膜、浇水等都可以通过智能控制柜来完成。“你看,卷膜按钮按下去后,天窗就会自动打开。”吴如蕾指着正徐徐打开的大棚天窗自豪地说,有了这个控制柜后,原本要一个半小时才能完成的人工卷膜,现在只要10分钟。
科技带来增产增收。被认定为第三批湖州市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的长兴佛川寺蜜梨专业合作社,采用梨园套种白茶的新型种植模式来提高效益。通过示范,合作社新增梨、茶种植户600多户,年产值超过1800万元。
近年来,长兴通过强化县校合作,健全新型农技推广联盟体系,加强农技推广和科研成果转化,大力推进种子种苗工程建设,提高农业科技含量。目前,全县农技推广联盟成立10个分联盟,实现产业全覆盖,开展项目合作31个,引进推广新成果、新技术和新品种110项。
促融合 拓市场
尽管蜜梨节早就结束了,但眼下还是有不少客商前来长兴佛川寺蜜梨专业合作社订购蜜梨。“这都是举办蜜梨节带来的好处。”合作社理事长潘世洪告诉记者,梨农们最担心蜜梨的销售,为了扩大市场,每年7月,镇里都会举办蜜梨节吸引客商。“今年蜜梨节期间就有1000多人到基地采摘游,带动销量1万公斤,光采摘游的销售额就达到12万元。”
长兴自2005年举办首个农事节庆活动——杨梅节以来,农事节庆活动逐年完善提升。目前,按照不同产业和产品的季节差异,长兴全年举办各类农事节庆活动14个:梅花节、樱桃节、采桃节、葡萄节、花木节、太湖大闸蟹节、湖羊节……这些农事节庆活动品牌在长三角的知名度不断提高。
农事节庆活动给长兴农业和农民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长兴的渚山杨梅原先知名度不高销售不畅,自从举办杨梅节后,每年吸引游客10万人次,销售额达5000万元……销量大了,售价也高了不少,杨梅销售价格由每公斤10元提高到24元。
在各类农事节庆活动的推动下,洪桥河蟹、长兴葡萄、吕山湖羊等特色农产品品牌知名度不断提高,从而带动了当地观光农业的发展。据了解,目前,长兴县已累计投入资金30多亿元,建成了和平城山沟、山伯伯葡萄乐园等休闲农业观光园100多处,发展农家乐300多家,乡村旅游收入从2006年的8.7亿元提高到去年的54亿元,3万多户农户受益。
育主体 激活力
“怎么样既能提高水蜜桃的甜度,又不影响产量”“帮我做一次测土配方,看看那块地最适合种什么”……今年7月,在县里举办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班上,来自各乡镇的合作社理事长和大户们围着农技专家问这问那。
作为我省10个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县之一,长兴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上可谓不遗余力。“自去年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以来,已有500人接受新型职业农民有关课程的培训。”县农业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培训课程分为理论学习和实践指导两大块,理论课又分公共课和专业课,学员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在实践环节,农技专家则带着学员深入田间地头现场指导。此外,县农业局还选择了和平基隆坞茶场、永盛牧业有限公司等6个不同产业的合作社、农业企业作为实训基地,组织学员实地考察学习。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长兴县创新农业经营机制,促进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措施。近年来,当地积极培育农业主体,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共同发展,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目前,全县拥有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4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490家,家庭农场128家,以合作组织为纽带、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为骨干、龙头企业为支撑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已经初步形成。
参加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后,农民增收本领不断提高。红稔葡萄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陈淦泉告诉记者,他采用在培训班上学来的精细化管理技术管理大棚葡萄后,葡萄质量明显提高,今年亩产值达到上万元,比去年有较大幅度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