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温州农博

数说温州现代农业

  •   至今年上半年,温州已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9.11亿元,扣除价格因素,同比增长2.6%,上半年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0398元、同比增长10.7%。
    农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温州以农业“两区”建设为平台,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和农业转型升级,取得了积极成效。已累计建成粮食生产功能区360个40.56万亩,建成各类现代农业园区242个。一大批农业良种良机良法在农业生产中得到推广应用,全市水稻良种覆盖率达98%,机耕、机收率分别达到95%和90%。上半年,农业“两区”产值达12.5亿元、辐射带动周边农户增加收益8.7亿元。上半年休闲农业接待游客达888万人、营业收入达6.1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2%、24.1%。
    生态循环农业成效突显
      至目前,温州已完成694家规模养殖场治理改造提升,落实消纳地30万亩。推广病虫害统防统治24.9万亩、农药减量45.9吨,推广测土配方面积146万亩、化肥减量1349吨。上半年,已通过省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5个,示范企业5个,在建省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县2个、示范区4个、示范企业2个,新增无公害农产品25个、累计380个,新增绿色食品9个、累计60个。
    农业合作经济迅速发展
      温州积极引导“户转场、场入社、社联合”,全面深化“三位一体”合作体系建设,上半年,全市新增工商登记家庭农场393家、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486家,累计培育市级示范性农民合作组织311家、省级示范社121家、国家级示范社55家,创建各类农民合作联合组织62家。其中449家农民合作组织开展信用合作,占全省的98%。
    农业产业化水平全面提升
      深入实施农业“百龙”工程,农业产业化经营呈现规模扩大、领域延伸、效益提升的发展态势。累计培育农业龙头企业265家,其中产值超亿元的龙头企业32家。上半年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资产164.5亿元,比上年新增15.9亿元、同比增长10.7%;出口产值1.71亿美元,同比增长9.8%;带动农户57万户、同比增长4.2%。上半年,新培育温州知名商标46个、温州名牌产品32个、浙江名牌产品8个,累计农产品注册商标10200只。上半年全市农业电商销售额达5.2亿元,销售额接近去年一年,销售额超千万元的企业有21家。
    农业安全生产得到强化
      积极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11个县(市、区)农产品安全快速检测室已全部对公众免费开放,有101个乡镇(街道)实现对公众免费开放。全市例行抽检合格率达到99.84%。规模畜禽养殖场免疫检测合格率达100%,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密度达到100%。
    农业金融服务积极创新
      发展农村资金互助会33家,比去年新增10家,投放互助金余额2亿元、累计发放互助金近5亿元,平均每家资金互助会吸收会员425人、入会金463万元。积极稳妥推进农房交易和抵押贷款,截至6月底全市农房抵押贷款余额83亿元。
    农村确权赋权深入推进
      根据“三权到人(户)、权跟人(户)走”要求,扎实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集体资产确权赋权改革。全市量化集体净资产151.7亿元、持股社员651万人,全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股改面达到97.2%,66.1%的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完成了银行账户变更,529家集体经济发达的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还进行了工商登记。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可分配收益逐步从传统福利分配向实行按股分红转变,集体收益按股分红比例达1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