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新森
民宿最早起源于日本,而目前台湾是全世界民宿密度最高、种类最多、发展最好的地方。民宿是指结合当地生态环境、人文习俗、自然景观和农林牧渔生产活动等资源,利用农民自有住宅闲置用房,配备必要的住宿及餐饮设备设施,并注入主题内容和文化内涵,为向往乡村生活的游客提供食宿处所,被称为农家乐的“升级版”。磐安具有发展民宿产业的独特优势,在探索民宿产业的发展途径、加快农家乐转型升级上大有文章可做。
磐安玉山古茶场
磐安发展民宿产业拥有独特优势
一是生态环境优越。磐安是首批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级生态县,全县森林覆盖率80.1%,是浙中最绿的地方,城区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每立方厘米超过1630个(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空气中负氧离子数达到每立方厘米1000个,就达到了“空气清新”的标准),森林景区负氧离子每立方厘米达到1.86万个,最高达到每立方厘米8万余个,空气和水环境质量常年达到一类标准,素有“浙中大盆景、天然氧吧城”的美誉,非常有利于休闲养生。
二是乡村景致迷人。磐安作为欠发达的山区县,依旧保留着许多黄泥筑的、乌石垒的、青砖叠的老房子,不少地方留守的农民依然保持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生活方式。尤其是近年来,磐安抢抓秀美乡村建设契机,以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为重点,对全县365个村庄进行了全面整治,保护了一批古村落、古建筑、古遗存,涌现出了一批秀美乡村。同时,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磐安农村近三分之二劳动力外出务工经商,广大农村存在大量的闲置房。
三是产业特色鲜明。磐安是传统农业县,农业产业特色鲜明,拥有中国香菇之乡、中国药材之乡、中国名茶之乡、中国香榧之乡等国家级称号。近年来,磐安以农业“两区”建设为平台,创建特色农业精品园60个,发展药茶菌果蔬等各类示范基地 6万多亩,初步建成并命名了首批11个休闲观光农业园区。同时,磐安充分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先后开发了百杖潭、十八涡、花溪、水下孔等10多个景区景点,已成为金华乃至浙江省范围内景区数量相对富集的县市之一,旅游产业呈现出迅猛的发展态势。
四是区位优势渐显。磐安位于浙江正中央位置。近年来,随着交通设施投入的不断加大,磐安到杭州、宁波、温州、金华等大中城市车程都在2小时以内,到上海也只需3小时左右,处在“入则隐逸、出则繁华”的“黄金区位”,成为了大中城市居民休闲度假的“后花园”,为发展民宿产业提供了有利的基础条件。
五是民俗文化丰厚。磐安自古就有“界三郡而邻五邑”之称,独特的地理位置孕育了独特的人文景观和民俗文化,“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是这里的真实写照。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磐安的先辈们留下了“炼火”、“玉山大鼓”、“龙虎大旗”、“叠罗汉”等许多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有在传统农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茶文化、竹文化、菇文化、药文化,这些民俗文化资源都为丰富民宿产业文化内涵提供了重要保证。
与台湾民宿相比存在的差距
磐安的农家乐产业正是在这些资源的支撑下,不断得到发展和成长,初步形成了品牌效应,但与台湾民宿产业相比,还处于发展的雏形阶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一是业态功能比较单一。农家乐,“农”是根本、“家”是基础、“乐”是关键。台湾民宿通常会结合生产经营活动,为游客提供乡土体验及农事作业等,让游客感受地道的农家风情。与之相比,由于磐安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民自身实力和发展条件较弱,加上经营理念相对落后,农家乐产品层次较低,功能比较单一,缺乏个性化的农事体验项目。
二是个性主题不够鲜明。台湾民宿主题形式多样,音乐、温泉、咖啡、巧克力等主题民宿,满足了不同层次、不同爱好的游客的需求。磐安的农家乐由于在开发建设中缺乏统一规划,经营户之间盲目跟风,简单效仿,缺少乡村原有的自然风貌和农家乐特色,文化内涵不足,没有形成自己的主题特色,无法满足旅客日益提高的多样性和个性化需求。
三是经营服务比较粗放。完善的基础设施和较高素质的管理从业人员是台湾民宿发展良好的重要保障条件。虽然近年来磐安通过持续推进秀美乡村建设,农村人居环境、基础配套设施得到有效改善,但与台湾民宿相比,磐安农家乐受经济条件、教育程度、卫生习惯等影响,还存在着基础弱、设施简、起点低、卫生差等问题,经营服务较为粗放,很难让游客感到物有所值。
四是行业管理亟待提升。台湾早在2001年就制订出台了《台湾民宿管理办法》,对民宿设置地区、经营规模、建筑设施、消防设备、经营设备、责任保险、客房定价、旅客登记等作出了详细规定,并明确了不得经营民宿的人员,甚至对寝具卫生和物品推销等都作了明文规定,行业管理极其规范。与之相比,尽管近年来磐安也制定了有关农家乐发展的实施意见,但多出于政策性引导,尚未对农家乐管理作出明确规范。
民宿是磐安农家乐转型升级的突破口
据专家预测,未来30年将是观光旅游、休闲度假和运动养生的时代。与此同时,由于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消费结构的快速升级,都市人群对旅游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他们不仅希望亲近自然,而且希望得到优质的服务、感受当地文化、参与农事体验。在这样的背景下,磐安必须主动顺应旅游消费新趋向,把民宿作为推动农家乐转型发展的新抓手、乡村休闲养生旅游的新载体,在发展定位上再明确,在规范管理上下功夫,在特色主题上做文章,在政策扶持上加把力,力争通过3-5年努力,将民宿产业发展成为磐安的新兴产业。
明确发展定位。围绕“小乡村、大产业”目标,以提升农家乐特色村、特色点为重点,发展民宿产业,走中高端精致化路线,着力打造磐安农家乐“升级版”和乡村休闲养生旅游新亮点。要科学编制发展规划,合理规划区域布局,为发展民宿产业提供科学指导。要积极创新开发模式,坚持专业化经营民宿综合体和散户型民宿相结合,在发展农户单体经营的同时,积极引进有思想、有理念、有实力的业主,租用村庄闲置用房,利用原生态村落风貌、乡村气息,科学有序开发,大力发展中高端民宿。要不断丰富民宿经营业态,引导业主在趣味性、参与性、体验性上下功夫,增强双方互动,形成磐安民宿独特的魅力。
彰显地域特色。结合磐安的生态资源、民俗文化、产业特色和市场需求,发展“一乡一特”、“一村一品”、“一户一景”不同类型村居的民宿,凸显民宿的地域特色,增强市场竞争力。比如,结合古建筑村落、自然生态村落、民俗风情村落的保护与开发,可发展村落特色民宿;结合中药材、食用菌等区域产业特色,可重点发展以养生游、保健休闲等为特色的民宿;依托茶叶、茭白、水果等果蔬产业,利用美丽宜人的台地田园风光,可重点发展以农业观光、采摘体验、休闲度假为特色的民宿;利用“茶神”许逊、“药祖”萧统、“菇仙”羊喑等,可发展文化特色民宿。
规范管理服务。结合农民素质培训工程,引导经营业主转变发展理念,加强风情民俗、烹饪技术、接待服务、经营管理等培训,提高民宿从业人员个人素质、服务质量。不断改善村庄环境,提升民宿卫生水平,鼓励民宿重点村或重点发展区域建立组织,制订民宿标准化规程和管理办法,实行服务质量星级评定,提升民宿经营水平。
加大政策扶持。制订出台专门的扶持政策,以提升三星级及市级以上特色农家乐村、点为重点,加大土地使用保障、农民素质教育、基础设施改造的扶持力度,为民宿开发建设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引导金融机构创新信贷方式,解决民宿发展中的资金问题。引导经营业主完善经营设施,提升服务质量,赢取游客口碑,不断扩大磐安民宿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建立领导联系机制,加强服务指导,及时帮助解决民宿发展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全力打造磐安农家乐“升级版”。
作者系磐安县副县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