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要闻

浙江农产品青岛大“比武”

  □见习记者 蔡希师
  10月28日,在山东省青岛举行的第十二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正式落下帷幕。为期4天的农交会期间,全国各地的农业企业为叫响卖好自己的产品,各出奇招,如同“比武招亲大会”——比各自的营销手段,招全国各地的采购商。在这场“比武招亲大会”上,浙江农企出的是什么样的招呢?带着这个问题,记者前往现场,探了个究竟。
练好筋骨皮 打铁自身硬
  要想成为一名真正的武林高手,首先要有强健身体;要想产品卖得好,就得有过硬的品质。
  走进水产展区,正对大门的第一个展台就是浙江宏利水产有限公司。展台上放置的试吃产品吸引了众多参观者,在“给我来4包小黄鱼干”、“我也来5包”的抢购声中,记者采访了刚刚购买了4包小黄鱼干的王先生。王先生说,他是青岛本地人,虽然当地的海产品很多,但试吃了“宏利”的产品后,觉得口感独特,质量不错。据宏利公司负责人介绍,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公司聘请了一批管理经验丰富的国外专家负责产品的加工环节。“正是因为质量有了保证,所以订单不断。”该公司负责人骄傲地说。
  除了试吃,“天目茂林”的“透明”销售也广受欢迎。在农产品区“天目茂林”的展摊前,记者发现前来购买的人络绎不绝。据该公司负责人介绍,此次的展品采用透明塑料罐包装,这种包装可以让顾客一眼就看出产品的好坏,“譬如最受欢迎的手剥山核桃,你一看就知道它的大小,核桃肉是否饱满。”
  展会上,我省的“忘不了”柑橘、“经纬”鱼丸、“永勤”红阳猕猴桃等18个农产品不仅受到了顾客的欢迎,还被评为第十二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金奖”产品。
内练一口气 绝学是关键
  要想闯荡江湖,除了要练好身体,侠客们还须具备一门稀世绝学;农产品要热销,除了品质过硬外,还要有特色的企业文化。
  浙江越乡龙井茶在农交会上就把茶叶与浙江的传统越剧完美结合起来,形成了越乡特有的农耕文化。“一轮明月照高楼,万顷银光冷幽幽……”随着越剧名段《王老虎抢亲》被越乡姑娘以清亮的嗓音唱出时,浙江展区前瞬间围满了好奇的群众,背景墙上展示的越乡龙井茶成了人们议论的主要话题。随后,伴随着越剧背景音乐,一场精彩的茶道表演又开始了。
精彩的表演勾起了人们对古城绍兴的浓厚兴趣,也让众多参观者了解了越乡龙井茶的文化。
  打好文化牌,浙江展区的负责人深谙个中三昧。浙江展区的整体布置以竹林的方式呈现,绿为主、白为辅,让你在迈入展厅的一瞬间就能感觉到浙江的灵气与秀气。在产品包装上,浙江展区也一改往年的“以大致胜”,转而走起了精致、秀美的路线,颇具水乡特色。
宝剑配英雄 利器再添力
  提起侠客,少不了其成名兵器;在浙江农企的手中,也握着一把叫做科技的“神兵利器”。
  浙江农产品展区正中央布置了8家农企。为什么要把这8家农企集中在展厅最显目的位置?展区负责人说,因为他们是此次参展企业中建有电商平台的企业。
  在“藤桥”熟食的展摊前,挂着一张印有二维码的宣传图。据了解,如果顾客想买“藤桥”的产品,却又嫌拎东西麻烦的话,可通过扫描二维码网购,非常方便。互联网思维的注入,不仅让浙江展厅凸显了几分“高大上”的气质,也方便了前来参观的消费者。
  除了农产品的科技注入颇具亮点外,浙江农业科技企业的参展也颇受关注。在我省的农业信息化展区,记者遇到了省农业厅厅长史济锡。他告诉记者,作为助力农业的电子商务系统,应有别于其他的商业购物平台,就像淘宝和京东等网站是以消费需求为导向,而农业系统建立的电商平台,应以助农增收为出发点,两者相向而行,实现共赢互惠。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