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推进现代农资经营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意见》指出:要以服务农民、助推现代农业发展为宗旨,按照市场主导、政府推动、主体多元和经营服务专业、优质、高效的要求,完善农资连锁经营网络,创新服务方式,丰富服务内涵,增强服务能力,推动农资经营企业从单一经销商向综合服务商转型。《意见》下发后,全省供销社按照“合作化、一体化、个性化”的要求,全面推进农资企业服务转型,提升服务现代农业的能力。
创办服务组织,开展合作化服务
各地供销社充分发挥农资企业与农业、农民联系紧密的优势,领办、创办或入股统防统治、植保、农机、烘干、劳务、金融等服务类合作社,按照“企业+合作社+农民”的合作服务模式,为农业生产提供便利化、全过程服务。
临安惠多利农资公司会同当地供销社等单位共同组建了益微测土配方施肥专业合作社,专门生产竹笋、山核桃、果蔬、茶叶、花卉等配方专用肥料,为当地5450亩高山蔬菜、1860亩茶叶、1850亩竹笋、5860亩山核桃等生产基地提供配方专用肥,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受到农民普遍欢迎。
至今年9月底,全省供销社已领办、参办植保、农机、金融等专业服务类合作社59家,其中今年新建7家;建立庄稼医院573家,其中今年新建32家;开展统防统治50.9万亩、测土配方施肥36.8万亩;为大户、合作社提供农资直供213万吨。
目前,省供销社正进一步加强资源整合,探索组建省级专业服务类合作社联合社,提升规模化服务能力。与此同时,不少地方农资企业围绕供销社传统优势产业和当地特色产业,创办生产型或消费型合作社,开展农资供应、专业服务、技术推广、品牌建设、市场营销等服务,参与现代农业项目建设。如宁波甬丰农资公司先后在余姚、慈溪等地投资建设2500亩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园区以“三中心、二基地”(即农业生产要素中心(农资、农机批发市场)、农业科技推广中心、休闲农业体验中心和创新农业示范基地、绿色食品生产基地)为开发建设方针,成为农资企业服务转型、开展一体化服务的示范点和样板区。
拓展经营范围,开展一体化服务
各地农资企业在巩固化肥、农药、农膜等传统经营业务的基础上,积极拓宽经营领域,开展农机具、种子、饲料、兽药经营和农产品购销、精深加工等业务,延伸产业链。不少农资企业已将经营服务触角贯穿于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为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企业、种养大户等生产经营主体提供种苗、植保、农机、品牌、营销、技术辅导以及融资等综合性、一体化服务,逐步实现由农资商品经销商向农业生产综合服务商转变。
嘉兴市绿农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前身为嘉兴绿农农资公司)先后组建了嘉兴市南湖区绿农植保专业合作社、嘉兴市新丰绿农粮油服务专业合作社、桐乡绿农粮油专业合作社和七星湘禾粮油专业合作社。该公司以农资供应为基础,病虫害统防统治服务为突破口,逐步开展机耕、机插、机收,农产品生产、销售等一条龙服务。2013年,该公司统防统治服务面积达到48251亩,统一机耕4655亩、晚稻基质育秧3832亩、机插秧3799亩、测土配方施肥2万亩、机械化收割晚稻4373亩,走出了一条从农资供应向综合服务转型的发展之路。
推进服务转型,开展个性化服务
全省供销社系统农资企业积极转变服务理念,实现从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常规服务向个性化服务转变,根据不同农业产业、不同生产经营主体的不同需求,提供“保姆式”、“菜单式”等量身定制的服务,促进农资先进适用技术入田到户。
台州农资公司推进“技物结合”服务模式,确立了“大众利益和农民利益双优先”的农药经营行为导向,实施“方案营销”,把“用什么、什么时间用、如何用”捆绑在一起,推广农药应用标准化方案。公司注册了以“全优保”(意思是指全套的农资商品、优质的技术服务和保质保量的收成)为名号的方案服务品牌,根据不同地区、不同作物、不同生产经营主体的个性需求,推出“套餐式”产品营销,提供“全优保”量身定制的个性化服务。同时,公司配套推出免费为农户提供信息建档、产品资料、技术咨询、业务培训、测土配方、田间指导等服务,保证用肥用药安全,为合作社提供送货上门、让利经营等优质服务;积极参与农业公益性服务,开展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推广使用高效低毒农药和优质化肥,助推肥药减量使用。
构建服务平台,创新服务方式
省供销社所属农资企业充分运用物联网、移动通信等现代信息技术,以网站平台、便携式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为载体,围绕农业生产和农资应用,通过资源整合、模式创新、功能拓展,改造提升农资供应服务网络,逐步形成以在线服务、在线交易、质量溯源为主要功能,覆盖全省、运转高效、贯穿农业生产全过程的“智慧农资”服务平台,促进我省农资经营服务体系转型升级。
目前,在“智慧农资”服务平台的7个子平台中,“在线庄稼医院”子平台已进入正常运作阶段,有多位农资专家在线“坐堂门诊”,及时解答农民提问。为了方便农民使用,该“智慧农资”服务平台还开发了手机客户端应用程序,农民在生产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客户端向“在线庄稼医院”子平台发起提问,专家都能实时解答。平台运行7个多月来,共解答各类咨询问题2300个。目前,该平台的“在线农技培训”、“市场信息发布”、“在线示范推广”3个子平台的基本框架也已搭建完成。
在推进“智慧农资”服务平台建设的同时,全省供销社系统农资企业还注重打造庄稼医院服务体系。为充分发挥供销社农资连锁经营网络和544家庄稼医院、4700多名庄稼医生作用,整合农业技术服务资源,为农业生产提供方便快捷服务,近期,省供销社正制定庄稼医院三年行动计划和建设标准,争取在三年内构建全省庄稼医院服务体系,努力解决农技服务和推广“最后一公里”难题。
如萧山农资公司以中心庄稼医院为主体,按照“一个重点镇街、一家庄稼医院”的建设目标,重点推进了庄稼医院的硬件配套、技术力量、规章制度和形象标识的建设,构建起一个配套齐全、功能完善的庄稼医院科技服务链,重点开展门诊咨询、配方施肥、统防统治、田间巡诊等服务,指导农民科学防病治虫,合理施肥用药,助推农业增产增收,打造供销社为农服务示范窗口。
贴近农民需求,增强服务功能
各地农资企业积极顺应当地现代农业发展要求,调整完善网点布局,健全物流配送体系,提高商品配送率,确保农资商品供应。按照功能综合、服务专业的要求,推进农资企业加大门店基础设施改造,购置病虫害检测专用设备,建设一批集商品供应配送、农民培训咨询、农技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示范店。积极培育和引进专业人才,组织开展基层农资经营服务人员培训、庄稼医院、农业植保员等职业技能认证,提高从业者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
全省供销社还围绕“强农化服务、促农业生产”这一主题,按照“安全稳价保供应、贴近农民送服务”的总要求,切实抓好农资商品组织和储备,组织开展送科技、送化肥、送服务等活动。如今年春耕期间,全省供销社共组织供应化肥92万吨,向困难户、农民合作社、种植大户赠送化肥3000多吨,其中有机微生物复合肥1500吨;累计培训农民10500人次,答复农民咨询32500人次,确保全省春耕农资货源充足、品种结构合理、供应顺畅和价格平稳。
陈锡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