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1版:农机化

农机助秋收 唱响丰收曲

——浙江田野上的秋收景象

  •   □本报记者 俞廷尚
      金秋十月,清风送爽。眼下正值晚稻秋收时节,田野里,弯腰割稻的人少了,取而代之的是收割机的轰鸣声;操场上、马路边晒稻谷的人少了,一车车的稻谷被运进了烘干中心。如今,机械化作业已成为秋收的一道亮丽风景。
    热闹的舞台
      趁着天气晴好,临安14家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社员们纷纷驾驶收割机来到田野,粮食烘干机开足了马力,全力服务秋收。田野,已成为当下农村最热闹的“舞台”。
      自10月7日晚稻收割开始以来,桐庐陈鑫农机专业合作社每天都派出3台联合收割机“作战”,已收割晚稻1100亩,估计到月底机收服务面积将超过1800亩。“单季稻收割也是我们机手收获的季节,光这一季机收服务收入至少有10万元。”
      进入10月,东阳19万亩单季稻陆续开镰收割,收割机马不停蹄地奔波在田间,粮食烘干机更是没日没夜地运转,各大粮食烘干中心机声隆隆。据东阳市农机管理总站负责人介绍,目前,该市105台粮食烘干机都开足了马力,助力晚稻进仓入库。为满足小规模水稻种植农户、经济作物种植农户烘干需求,该站还联系农机企业引进小型可移动式烘干机,让普通农民在秋收中也能享受到机械烘干的高效。
      在后方,秋收冬种农机化生产2万吨专项用油已安排到位,农机产销企业、维修网点等全力做好农机维修保养服务保障工作,确保秋收顺利开展。
    生动的课堂
      秋收,正是推广农业机械最生动的课堂。多个地方的农机管理部门,把农机“推广课”开设在了秋收作业现场,让农民身临其境感受农机的高效与便捷。
      安吉县农业局日前在天子湖镇民天粮食专业合作社基地举行秋收冬种农机化作业现场会,吸引了县内众多种粮大户和粮食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前来观摩。
      在现场,各种机械你追我赶,大显身手。带秸秆粉碎机的联合收割机边收割边将秸秆粉碎还田;施肥机通过摆杆的高频摆动将颗粒状肥料均匀喷洒出去,幅宽可达到12米;隔壁的田块里,两台农作物秸秆捡拾机齐同并进,一台小巧灵活,将秸秆打包成圆形,便于收集和小面积作业,另一台将秸秆打包成方形,适合堆垛和大面积作业。“有了秸秆粉碎机,种小麦就更方便了。”在现场观摩的梅溪镇章湾村种粮大户邱国银表示,将考虑引进这一机器。
      据了解,本次现场会共展示包括农用无人机、农作物秸秆捡拾压捆机、带秸秆粉碎机的联合收割机等7个类别14台农业机械,涵盖了施肥、播种、收割、秸秆处理等各个生产环节。“利用秋收时节,让农民来现场看看农机作业,这样推广农机更有效。”安吉县农机管理站相关负责人表示。
      余姚农机局也把培训课堂开社到了马渚金马农机合作社的粮食烘干中心,专门请来上海三久机械有限公司的技术人员,为47名粮食烘干机操作手“充电”。为使粮食烘干机以良好的技术状态投入到“秋收”中,技术人员就粮食烘干机结构原理、操作技术、维护保养、故障排除、安全使用等知识进行讲解,并在烘干现场与机手开展面对面的技术交流。
    丰收的喜悦
      这几天,龙游种粮大户傅献军累并快乐着:每天早上7点,他就开始在田头忙碌,收割富硒稻。“稻子还没收割完成,大米已经被订购一空,每亩利润超过500元。”田头的傅献军,一脸喜悦。
      近年来,龙游富硒产品名声鹊起,获得市场认同,富硒大米就是其中代表之一。今年,信心十足的傅献军将富硒水稻的种植面积从300多亩扩大到了500多亩,并将种植品种改为收割早、米质好、市场价高的“嘉禾218”。“估计今年的价格会更好,零售每公斤应该可以卖到16元以上。”傅献军说,这几年订单多了不少,种植富硒水稻大户扩大到十几个,种植面积从去年的3000亩增加到今年的5000多亩,亩产能在500公斤以上。“丰收已成定局,现在就是机收、机烘作业太忙,但心不累。”。
      如今,农机已唱响今秋的主打歌,金黄的稻谷,忙碌的身影,喜悦的笑脸,一幅幅美好的丰收画卷已呈现在眼前。
    机收
    检修
    装袋
    出征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