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起,新鲜山桃核上市了。
位于淳安县临岐镇的金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员工们井然有序地做着山核桃蒲壳收购的前期准备。
把废弃山核桃蒲壳加工成高档花卉基质,这是金兰公司引进省农科院研发的区域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的一次有效尝试,不但产生经济效益,还解决了近百年来一直困扰当地的废弃物污染问题。
蒲壳处理成难题
眼下在临安、淳安一带的村庄,山核桃蒲壳丢弃在路边随处可见,有个别集中加工山核桃的村庄,蒲壳多得已经堆成了小山。据介绍,4公斤山核桃鲜果,会产生3公斤蒲壳。
据淳安县临岐镇的村民介绍,山核桃蒲壳的碱性非常强,还有一定的毒性,不易自然腐烂。随意丢弃不但容易破坏土壤的酸碱平衡,影响树木和农作物的生长,还会污染环境,造成“堆在山地上,寸草不生;放到溪水中,鱼虾顿失”的结果。去年,淳安县采收山核桃鲜果达2万余吨,这就意味着有1.5万吨的蒲壳需要处理。山核桃产业的日益扩大与环境污染似乎成了一对无法调和的矛盾。
解决山核桃蒲壳的污染问题,成了当地政府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性难题。
化作春泥护蕙兰
2011年以来,省农科院的专家和金兰公司技术人员历经三年合作攻关,终于在解决蒲壳实际利用问题上有了突破性进展。
省农科院科技人员洪春来向我们介绍,资源化利用技术即以山核桃蒲壳保水性好、通气性强的特性为基础,采用生物发酵技术进行处理,通过适当添加营养物质,接种发酵菌剂,保持一定的湿度和碳氮比等,还要经过机械多次翻堆,将蒲壳的发酵时长从4至5个月缩短至1至2个月,发酵腐熟稳定后再适量掺混蚕沙、猪羊粪有机肥和菇渣等配制成基质,用于高档花卉、药材的基质栽培。
目前,已成功开发出了兰花、铁皮石斛、红豆杉栽培基质等系列产品数个,在满足该公司基地高档花卉苗木的育苗、生产用栽培基质的同时,销往舟山、义乌、上海等地,获得了市场认可。
向废弃物要效益
山核桃蒲壳制成基质,效益究竟有多高?
公司负责人王桂木给我们算了一笔经济账:山核桃蒲壳基质的批发售价为300元/立方米,由于蒲壳在当地属于废弃物,没有收购费用,因此只需支出运输费用约100元/立方米,再刨去人工和处理费用,利润约50元/立方米。去年,还在试制试销阶段,公司年产基质500余立方米,可实现经济效益2.5万元。此外,该企业在种植兰花、红豆杉的过程中,已用自产的蒲壳基质完全替代传统的以松鳞为主的基质,节约成本达250元/立方米,这对拥有上百亩兰花、红豆杉种植基地的金兰公司来说,可是不小的数目。
除了经济账,还有一笔生态账。由于山核桃蒲壳需要与其他有机物配比制成基质,因此,制成1公斤的基质,消耗的蒲壳也是1公斤左右。王桂木根据今年山核桃丰收形势和贮藏仓库建设情况,预计可年产基质10000立方,直接经济效益可达50万元,年处理量足以“吞”掉淳安县一半的蒲壳量。在高档花卉种植中,由于蒲壳替代了传统兰花种植中的树皮、木屑损耗,每年可减少一定量木材砍伐,保护森林资源。 邵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