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2版:浙江种植业

今年浙产梨果品质好于上年

  梨是浙江的特色优势果品,尤其是早熟砂梨栽培优势明显,品种和栽培技术均居全国领先水平。随着果农质量意识增强,以及疏果套袋、配方施肥等优质生产技术应用水平的提高,今年我省梨果外观和品质整体好于上年。据调查数据分析,今年我省梨的产量与上年基本持平,销售整体保持平稳态势。
  上世纪90年代后期大发展以来,我省早熟梨不适栽地区因效益影响逐步开展品种调整,目前,全省投产梨园面积基本稳定,改种后的品种以“翠冠”、“翠玉”等优质早熟梨为主。据农业部门统计,全省现有梨园面积34万亩,由于上半年气候适宜,梨树普遍挂果较好,全省梨产量约40万吨。主产区中,嘉兴、杭州等市产量略增,宁波、金华、台州等市产量略减,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部分产区土地征用和改种致使梨投产面积减少。
  据各地产销情况调查,我省梨的成熟上市时间主要在7—8月份,其中6月份上市的占3.6%,7月份上市的占59.4%,8月份以后的占37%。
  今年我省梨销售形势总体表现为,前期价高畅销,6月底7月初各地每公斤梨售价5—7元左右,如桐庐钟山蜜梨专业合作社的蜜梨价格为5.6元/公斤,同比上涨20%以上,慈溪和余杭的梨价格分别为5元/公斤和6元/公斤,均高于去年同期水平。随着早熟梨的集中上市,各地销售价格逐渐回落,平均价格在每公斤3—4元,价格和去年持平或略低。如果后期不出现台风等异常天气,预计下阶段晚熟梨销售将整体平稳,价格与上年基本持平。
  农业部门建议各地要进一步加强技术指导,积极引导果农分批采收、分级包装、分档销售,提高经济效益;强化果品质量安全监督与检查,指导果农合理用药,确保上市果品质量安全;关注产销动态,通过农民信箱、每日一助、微信等信息网络平台进行信息传递,使生产和销售主体及时了解产销动态,适价销售,确保丰产增收;加强宣传引导,帮助和鼓励果农多元化开拓销售市场。 周慧芬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