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近日发布了《关于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建设的意见》,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和美丽乡村创建三大工程的有效实施,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应用,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农产品有效供给和质量安全。《意见》指出,一是要通过整合农业科教环能资源,积极推动农业科技体制机制创新,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技术集成示范、技术推广服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等工作的统筹衔接,逐步实现“发现问题-研究问题-集成应用-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的螺旋式上升科研路径,促进科研、教育、推广一体化协同发展;二是逐步将创新基地建设成为科技支撑能力强、农业经营形态先进、不同产业之间有机衔接、可持续发展特点突出的现代农业先导区和示范区。力争到“十三五”末,把创新基地建成科学研究试验田、技术示范样板田、职业农民观摩田、生态农业模式田和农业决策参考田。《意见》要求,要加强与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社会化服务组织等农业技术应用主体的联合协作,建立良好的技术需求征集和研发成果反馈机制;要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纳入系统规划,将农民的科技需求与创新基地的科研和推广计划进行有机结合,通过举办技术培训班、示范现场观摩会等多种方式,对职业农民进行分区域、分层次、分专业、分时节的科技培训和技术指导。要建立基于创新资源共享的信息服务平台,建立基于成果转化应用的推广信息服务网络,全面提升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和基层农技推广服务效能。《意见》强调,要建立以“政府+基地+专家(农技员)+企业(新型经营主体)+农民”模式为主的农技推广服务机制。要切实将农民需要的技术在创新基地进行熟化、集成和试验示范,由科技专家或基层农技员推广到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进而辐射到广大普通农民。
(据农业部网站 涵芹/文 2014年9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