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浙江气象

多雨寡照的8月 推迟了晚稻发育

稻田管理需防秋季低温

  □本报记者 葛勇进
  本报讯 高温难觅,阵雨频频,受副高边缘及低空切变线影响,最近我省的天气几乎天天都是雷阵雨在闹腾,说来就来,说走就走。
  临近中秋节,天气也十分配合,没有猛烈的太阳,温度也不那么高,日最高气温普遍在30℃以下,偶尔还有徐徐微风,全省大部都是多云到阴、局部有阵雨或雷雨的天气,依然在续写8月的天气“神话”。
降水最多日照最少的8月
  今年8月份我省出现了罕见的多雨寡照天气,其间,月初受台风影响,1-2日全省普遍出现明显降水,8-20日出现历史少有的低温阴雨天气,月末各地又多暴雨天气。综观整个8月,降水之多,日照之少,气温之低,为1951年以来同期最严重。
  据省气象台监测,8月份我省平均降水量283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多61%,为1951年以来降水最多的8月,而居第2位的则是1980年8月,降水量277毫米;全省平均气温26.8℃,比常年同期偏低1.1℃,为1951年以来第4位低,居第1位的是1980年8月,气温为25.6℃;35℃以上高温日数全省平均仅4天,金衢盆地、丽水等地高温日数较常年偏少6-8天;全省平均日照时数111小时,比常年少100小时,为历史同期最少,第2少的是1980年,为121小时。
中秋节前,多雷阵雨天气
  据省气象台分析,未来一周我省仍多午后雷阵雨天气,有雷雨时伴有短时暴雨、雷电等强对流天气;3日前后全省自西向东多云转阴有阵雨或雷雨,浙北部分地区雨量中到大;4日,浙北地区雨止转阴到多云,其它地区阴有时有阵雨或雷雨;5-6日,全省多云到阴,部分地区阴有时有阵雨或雷雨;7-9日,全省多云到阴,午后部分地区有时有阵雨。本周气温前高后低,日照时间较上周有所增多,最高气温一般为30℃-33℃。
  总之,中秋节前,雷阵雨是常客,冷不防就会爆发强对流天气。因此,出门时带把伞,多带件薄外套,是不会错的。
  眼下,我省正处于夏秋转换之间,夏季已渐行渐远,入秋也近在眼前了,我省常年入秋一般是在9月下旬。
  据省气候中心预报,9月份我省冷空气活动虽然总体强度偏弱,但上半月活动较频繁,仍多低温阴雨天气;9月中旬前期,浙北和浙西地区可能出现小于23℃的秋季低温,9月中旬后期到下旬前期可能还有台风影响。而9月的气温更是舒适宜人,浙北地区和山区平均气温22℃-24℃,其他地区24℃-26℃,其中浙中西部和浙北地区比常年略偏低,其他地区接近常年略偏高。
晚稻发育推迟3-7天
  8月份我省大部分水稻正处于拔节孕穗期,浙中南部分播种较早的单晚处于抽穗扬花期,再生稻处于成熟收割期。持续的低温阴雨天气已严重影响水稻生长发育,导致病虫害多发。
  据省农业厅有关部门调查,目前全省大部分地区单季晚稻和双季晚稻生长缓慢,分蘖数明显偏少,发育期推迟3-7天,增加了双季晚稻后期遭遇秋季低温的风险;浙中南正处于抽穗期的单季晚稻结实率下降,空秕率增加;目前衢州4万亩再生稻约70%受影响而无法及时收割,出现了倒伏和穗上发芽、霉变,估计两茬损失高达50%。
  针对当前实际,全省农业部门已积极行动,派出农技专家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民采取措施,力争使损失降到最低。农技专家提醒广大农民首先要及时排除田间积水。当前部分低洼田块积水仍较深,要利用雨停的有利时机,抓紧排除田间积水。对受淹过的水稻,要及时洗苗,促进秧苗恢复生长。针对雨水较多的情况,水稻田要开好“工”字型丰产沟,做到能排能灌。其次,要科学追施肥料。对迟种的连作晚稻,要立即追施速效氮肥,促进分蘖发棵,确保合理苗数。单季晚稻要施好穗肥,促进幼穗分化,同时配施适量钾肥,壮秆防倒伏。此外,还要加强病虫害防治。重点抓好褐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等虫害和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等病害的防治,提高防治效率和效果。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