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笔者在龙泉市八都镇高大门村连片竹林中看到,三叶青的营养种植袋有序排列着,部分三叶青已长出新的枝条,这是当地实施的笋竹林套种珍稀药材三叶青项目。项目负责人兰秉松介绍说,一期种植50亩,后期视种苗繁育情况,努力扩大种植面积。
三叶青俗名丝线吊葫芦,根茎入药。现代医学证明,三叶青具有提高免疫力、抗病毒、增强肝功能,尤其对乙肝、多种肿瘤、癌症等具有独特的疗效,被誉为“植物抗生素”。今年5月,浙江中医药大学完成项目研究,表明三叶青冻干粉高、中剂量可明显抑制Lewis肺癌的生长(P<0.05)。
近年来,由于过度采集,野生的三叶青资源存量急剧下降,各地在人工种植过程中,品种选育不足,只长株不结葫芦,产量低下。2010年以来,高大门村秉松专业合作社与丽水汉方生物科技合作,挖取野生三叶青,进行比较筛选培育,经过三年多的努力,成功选育出高产三叶青种苗“汉方1号”。“种苗繁殖一定要从母本上进行裁剪,这方面,汉方公司的技术已经很成熟了。”兰秉松介绍说。
去年,在八都镇和林业部门的指导下,合作社尝试在竹林套种三叶青,成效很明显。据兰秉松介绍,三叶青喜阴,高大门等地竹林杂草少,气候凉爽,土壤湿度适中,是三叶青生长极好的生态环境。而且,采用营养袋种植,在产笋季节,只要在出笋位置把营养袋从土里移除,就可挖笋,完全不妨碍竹林生产。同时,大量采用废菌棒有机肥,探索出了三叶青种植营养土最佳配比。
兰秉松和笔者算了一笔账:三叶青市场价格为每公斤400元左右,一亩竹林可产三叶青100—150公斤,效益可观。高大门村现有笋竹两用林5000余亩,发展空间巨大。 季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