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岳
高粱
高粱号称“庄稼中的骆驼”,我国是世界上栽培高粱历史最早的国家之一。
高粱性喜温暖,抗旱耐涝,种植适应性广。主要利用部位有籽粒、米糠、茎秆等。谷粒供食用、酿酒、或制饴糖。
高粱籽粒中主要养分含量:粗蛋白8%-11%,粗脂肪3%,粗纤维2%-3%,淀粉65%-70%。高粱蛋白质含量略高于玉米,不过品质不佳,缺乏赖氨酸和色氨酸,且蛋白质消化率低,原因是高粱醇溶蛋白质的分子间交联较多,蛋白质与淀粉间存在很强的结合键,致使难以进入分解。高粱脂肪含量略低于玉米,亚油酸含量也较玉米略低。
据《本草纲目》记载,高粱有益气、补中止痛、止泻痢、止咳嗽、退热的功效,是糖尿病患者的适宜食品;还有和胃、健脾、消积、温中、止霍乱的功效,所含单宁有收敛固脱作用,对慢性腹泻的病人,可用炒熟的高粱用开水调成糊状,每天早晚服用一次,持续吃一段时间有特效,但大便燥结者不宜食用。高粱,作为粮食可以充饥,也可以当良药,以种子及根茎入药,甘涩、性温、无毒。高粱还具有燥湿祛痰、宁心安神的功效,用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便溏腹泻者,有利小便等养生与治病的效果。
高粱加工时不宜加碱煮食,易使70%以上的维生素遭到破坏,使营养成分丧失;同时,加热后又回冷的高粱米饭,会使已糊化的淀粉粒子,重新组合排列成不易再糊化的结晶,俗称“老化”或“回生”现象,直接影响口味和营养价值。
豌豆
豌豆籽粒含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矿物质和维生素,具有全面均衡的营养元素。据中国农科院测定,豌豆含蛋白质24.8%,脂肪1.3%,淀粉48.7%,粗纤维4.5%-8.4%,矿物元素2.5%。
豌豆味甘,性平偏凉,有补肾、健脾、和胃、生津止渴的功能,对于肺胃虚弱、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以及胃热烦渴、口干等症均有较好的食疗作用。豌豆与一般蔬菜不同,它所含的止杈酸、赤霉素和植物凝素等物质,具有抗菌消炎、增强新陈代谢和机体免疫力的功能;所含优质蛋白质可提高机体抗病和恢复能力。
豌豆荚和豌豆苗也可当作蔬菜,富含胡萝卜素、维生素C和能分解体内亚硝酸的酶,可以分解亚硝胺,具有防癌抗癌作用。豌豆还适宜消渴(糖尿病)、腹胀、下肢浮肿、脚气病患者食用。豌豆苗中的钾含量达到每100克222毫克,有助于降低血压。另外,其丰富的磷还可以预防因胃酸分泌过多而导致的胃部不适,也具有健脾保胃、补益气血的作用。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