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丽水选推出缙云茭白、碧湖长豇豆、遂昌高山四季豆、庆元松花菜、松阳蚕豌豆、遂昌冬笋、龙泉茄、缙云黄花菜、英川食用百合、青田红花刀豆等丽水市十大特色蔬菜,其中缙云茭白、遂昌高山四季豆、庆元松花菜、龙泉茄等产品在2014浙江精品果蔬展销会亮相,其上乘的品质、上佳的口感、适中的价位,深受消费者青睐,参展带来的高山蔬菜被抢购一空。
丽水境内地形多样,山地小气候丰富多彩,是我省高山蔬菜的主产地之一。近年来,丽水市精心打造绿谷“菜园子”,走出了一条反季节生产的差异化发展之路,培育了一批极具竞争力的高山蔬菜品牌。
缙云茭白
据历史文献记载,缙云茭白种植可追溯到元朝,在《仙都志》的“草木编”中记载有“菰根”,菰即茭白。茭白的大面积种植始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至今已成为缙云县的农业支柱产业。缙云茭白现有种植面积5.42万亩,主要分布大洋镇、壶镇镇、前路乡、新建镇、大源镇等乡镇,年产量9.32万吨,总产值2.27亿元,产业规模居全省前列。
缙云茭白利用山地资源和技术优势,发展多种种植模式,从4月到12月均有茭白上市,同时配合冷库贮放调节,实现周年供应。近年来,缙云县一直致力于茭白品质和品牌的提升工作,2009年,制订出高山茭白地方标准,注册了“山啦”商标,取得绿色产品认证。缙云县昊禾茭白专业合作社和缙云县五洋湾果蔬专业合作社还分别注册了“王斌昊禾”、“五洋湾”等企业商标。缙云茭白产品销往全国多数省份,缙云县五洋湾果蔬专业合作社的茭白产品还通过严格检测出口到欧盟。
碧湖长豇豆
碧湖长豇豆产于碧湖平原,这里是丽水市莲都区的重点蔬菜生产基地,基地周边青山碧水环抱,植被覆盖率高,且空气质量良好,水质优良,十分适宜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生产。
碧湖长豇豆自1998年开始实现规模种植,高峰时期播种面积近6万亩,成为华东地区最大的豇豆生产基地。2013年,碧湖长豇豆播种面积约4万亩。在莲都以碧湖绿源长豇豆专业合作社为主的蔬菜生产经营主体,以农贸市场为依托,生产经营“碧湖绿源”、“山水”长豇豆。碧湖长豇豆常年生产量近10万吨,主要以鲜豆荚和干、腌制品销往北京、南京、上海、广州、杭州、宁波、温州等大中城市,深受消费者青睐。
遂昌高山四季豆
遂昌高山四季豆是该县生态蔬菜产业主导品种,全县年种植面积超过2万亩,产量超过3万吨。产区位于海拔500米以上山区。基地蔬菜生产过程中以施用有机肥、饼肥和矿物质肥料为主,全程采用杀虫灯、性诱剂和色板等物理方法以及植物源农药防治害虫,因此,这里出产的蔬菜安全、优质、无污染,先后通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及有机食品认证。
优越的生态条件和独特的高山气候,赋予了遂昌高山四季豆色泽鲜绿、条形美观、清香浓郁等特点,炒食糯性、入口微甜、风味上佳。据测定,遂昌高山四季豆富含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其蛋白质、胡萝卜素及人体所需的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含量远高于其他同类四季豆产品。
庆元松花菜
庆元县充分利用当地耕地资源优势和适宜的山地气候优势,大力发展高山松花菜生产,2010年,庆元松花菜种植面积达1.95万亩,占该县高山蔬菜总面积的64%,形成特色拳头产品,畅销温州和福建市场。
该县自2001年起在高山上试种松花菜并获成功,此后,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庆元高山松花菜的成功实践,填补了我省夏秋蔬菜市场花菜空缺,为实现花菜周年生产探索了一条新途径。目前,庆元松花菜已从高山走向平地,又衍生出了平地花菜“春延后”和“秋提前”技术,并在生产上得到普遍应用。与一般紧实型花菜品种相比,松花菜产品的最大特点是鲜美甘甜,被奉为美味佳肴。
松阳蚕豌豆
长松之南谓松阳,群山环绕抱平原,八山一水一分田,古邑今朝胜桃源。松古盆地田畈平整土层较厚,水利便捷,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气象条件优越。大自然的眷赐与精耕细作传统结合,创造了悠久栽培历史和丰富物产。
松阳豌豆又名麦豆,采用松阳本地品种,小粒蔓生,11月秋播,紫花,以竹枝扦插爬蔓,次年四月始采,届时家家户户皆以鲜嫩豌豆粒与火腿丁、香肠等炒后加入糯米合煮,香气四溢,色润诱人,谓吃麦豆饭,是松阳一大传统美食。
松阳蚕豆于上世纪引进种植,以大白蚕为主栽品种,采用无公害栽培,10月下旬播种,次年五月初开始采收上市,一般单荚含籽三至五粒,长八厘米以上,最长可达十五厘米,籽粒外形大板,肉质酥软,品质上佳。一般单产1000公斤,最高可达1500公斤。因松阳蚕豆上市期恰好在福建蚕豆之后慈溪蚕豆之前,是省内最早上市者,故在上海、杭州等市场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近年来,松阳蚕豆开展标准化生产和产品认证,种植基地全部通过无公害和绿色认证,80%以上产品实行订单销售,市场知名度和效益大幅提高,全县现有蚕豆种植面积1.7万亩,年产值3000多万元。松阳蚕豆也是松阳粮经新三熟耕作制度和“千斤粮万元钱”种植模式的重要栽培作物。
遂昌冬笋
遂昌冬笋主产区位于遂昌县中部三仁、妙高等乡镇,该区域土壤以红壤类黄红壤亚类的红松泥为主,由前中生界的片麻岩分化而成,土层深厚并具有一定肥力,十分适宜竹林生长。
遂昌冬笋在明清时一度成为朝廷贡品,并作为浙江最具代表性的土特产出现在《舌尖上的中国》第一集里。遂昌冬笋肉质细嫩、味鲜爽口、洁白如玉、清香纯正、营养丰富,并具有个体适中、两头稍尖、壳薄躯大、肉厚质白、鲜嫩味美等特点。据分析遂昌冬笋的蛋白质、氨基酸及与鲜味影响最大的谷氨酸、门冬氨酸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同类产品。遂昌冬笋曾获丽水市名牌产品、丽水市著名商标、浙江农博会金奖、中国名优经济林产品等荣誉称号;并先后通过浙江绿色农产品、浙江森林食品、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和国家级绿色食品认证。
龙泉茄
茄子是龙泉市主要商品蔬菜,全市种植面积5000多亩,主要有大棚设施茄子、山地茄子和高山茄子,全年供应期长达10个多月。“龙泉茄”(即和砻茄)是龙泉市剑池街道和砻村农户祖传保留的优良品种,采用特殊种植管理技术,该品种肉质细嫩、皮薄、光泽度好、耐热,茄子大小、长度适中,商品性好,口感极佳,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2013年“龙泉茄”在龙泉市其它乡镇进行试种,按照它特殊种植管理技术进行种植,结果非常成功。
2014年,龙泉市实施“增量扩面”计划,全市种植“龙泉茄”500多亩,产量1000多吨,主要分布在查田镇青坑岙、青坑底、青坑村、八都镇石坑村、上垟镇昌岗村、小梅镇垟岙头村。“龙泉茄”由龙泉市农科所采用集约化统一育苗,3月中下旬播种育苗,5月初定植,6月底上市,10月底结束,目前正是大量上市期间。
缙云黄花菜
黄花菜,又名金针,是缙云县的传统特色蔬菜。黄花菜的花、根、叶均可入药,有“观为花,食为菜,用为药”的美誉。黄花菜的种植在缙云县有着悠久的历史。元《仙都志》“草木篇”就有“今按《本草》载所有者……萱草根”的记载。清康熙年间已成为该县主要土产之一。
20世纪80年代,缙云县提出“要致富,金针茶叶长毛兔”的号召,使黄花菜在各乡村得到广泛种植,黄花菜生产进入鼎盛时期。1984年至1988年,全县年种植量均在4万亩以上,位居浙江之首、中国第二,被誉为“黄花菜之乡”。近年来,通过种苗的提纯复壮、推广黄花菜地膜、大棚促早栽培以及引进中晚熟品种延长上市时间等技术和措施,缙云县的黄花菜产业稳定发展,目前,全县黄花菜种植面积达到6000亩,鲜菜产量6000余吨,是全省最大的黄花菜生产基地。
景宁英川食用百合
英川食用百合,是景宁县近几年发展的特色主导产业之一。它的鳞茎含有大量的淀粉和蛋白质,可以做蔬菜食用;也是贵重的中药材,有滋补、强壮、镇咳、去痰之功效,对肺结核及慢性气管炎的治疗有很高的疗效。2013年全县英川食用百合种植面积达3100亩,产量2774.5吨,产值1664.7万元。“英川”牌食用百合2011年获浙江农业博览会新产品金奖。2011年,缙云举办了首届英川百合节,同年景宁电视台和丽水电视台栏目组对英川百合进行了专题报道;2012年中央电视台七套绿色时空栏目对和顺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吴敏发展英川百合进行专题采访。目前,英川食用百合已开发形成鲜百合、百合干、百合粉、百合饮料等系列产品,在上海建有配送销售基地。
青田红花刀豆
青田红花刀豆是青田县长期种植的一个地方品种,喜温耐热,根系发达,抗旱、耐贫瘠,采摘期长,产量高,主产区在海拔500米以上的刘基故里万阜乡。
红花刀豆豆荚色绿、肉厚,纤维少,脆嫩清香淡雅,口味佳,具有活血、补肾、散瘀补元气等功效,是腰痛、高血压、冠心病及忌盐病患者理想的营养保健佳蔬。因红花刀豆产地处于群山深处,山奇水秀,灵气氤氲,无污染,不管是嫩荚鲜食,还是加工成干品或腌制品均深受消费者的喜爱,晒制干菜是刘基故里农民的传统习惯,他们往往将其作为馈赠亲友的礼品,更是婚嫁喜宴不可或缺的一道主菜。 周锦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