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消费

省工商局抽检黄金珠宝玉石饰品,过半批次不合格

买这些商品要小心了

  黄金珠宝玉石饰品是浙江传统热门消费品。去年,全省限额以上贸易企业的金银珠宝类零售额达180.3亿元,同比增长34%,消费势头强劲。但是,省工商局近期流通领域黄金珠宝饰品抽检结果表明,在抽取的23家经销单位销售的92批次商品中,不合格48批次,合格44批次,批次不合格率近52%。消费者买这些饰品还是小心为好。
问题饰品多标识不合格
  标识是珠宝饰品的“身份证”,购买黄金珠宝时,很多消费者首先看标识,假如这张“身份证”不合格,该如何是好?这次省工商局对流通领域黄金珠宝玉石饰品的抽检,有47批次产品为商品标识不合格。另有台州椒江区“金老爷珠宝商行”销售的一款“中国黄金”金Au750锆石戒指以人工宝石“合成立方氧化锆”冒称天然宝石“锆石”涉嫌以假充真。
  据了解,本次抽查检验中贵金属饰品有的未标注材料名称、有的未标注材料纯度、有的甚至材料名称和纯度都未标。如“浙江世元贵金属有限公司杭州拱墅分公司”销售品牌为“中国黄金”的产品,标注为“PT950戒指”,而按照规范应当标注为“铂950戒指”或“铂Pt950戒指”。
  珠宝玉石饰品中还有不少珠宝玉石名称标注不正确,有的笼统标“玉”,有的标“黑幽灵”、“钛晶”等。如“杭州联华华商集团有限公司和平世纪购物城分公司”销售品牌为“中国黄金”的产品,标注“绿幽灵手链”,应当标注为“水晶手链”。
  “贵金属和珠宝玉石饰品的材料名称、材料纯度用来反映产品真实属性,标注不规范会导致消费者购买时无法了解饰品的真实属性。”省工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还有一些不合格的饰品未附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如杭州市下城区“鑫宝珠宝店”销售品牌为“周六福”的“金750吊坠合成立方氧化锆”、“翡翠挂件”产品未附“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
  这次抽查检验中发现质量不合格的饰品绝大部分是未标注质量(即通常所称的“重量”),如“杭州市下城区鑫宝珠宝店”销售品牌为“周六福”的“金750吊坠合成立方氧化锆”产品未标注“质量”,“温州开太百货有限公司”销售品牌为“南亚”的“G750和田玉吊坠”产品“质量”标注不准确。
  此外,这次抽查发现温州“中金黄金有限公司”销售品牌为“中国黄金”的“PT900钻石女戒”、“G750钻石戒指”产品,“台州新锦江百货有限公司”销售的“Pt900钻石戒指”、“750钻石戒指”产品,均未附有“警示标志或中文警示说明”。
“万纯金”“万足金”是商家误导消费者
  省消保委市场调查发现,现在市场上除了千足金,还冒出了“万纯金”、“万足金”。这其实是商家自创概念、虚假宣传。
  在杭州某珠宝城内,省消保委工作人员发现,有一户商家以“万纯金”为卖点,宣传中有“万纯金9999.中国专利奖,中国黄金饰品诚信、纯度第一家”等表述。杭州某珠宝店铺以“Au9999高纯金国检标签样本”、“Au9999高纯金品质保证,单块原料使用标准不低于99.995%”宣传并销售“万足金”。天猫一知名品牌官方旗舰店宣传“AU99999高纯金定制”,宣称“纯度高达99.999%”,更称“2011年9月1日我国正式实行99999高纯金国家标准”。
  省消保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根据现行《首饰贵金属纯度规定及命名办法》,金含量达到99%可称之为“足金”,达到99.9%称之为“千足金”,但却没有“万足金”、“万纯金”、“高纯金”及99.99%含量的命名方法。“市场出现‘万足金’或者‘万纯金’都是企业自己玩的概念。而天猫商家提到的2011年9月1日实行99999高纯金国家标准,则是一个工业用金的标准,并非饰品行业黄金标准。商家以此宣传,意在误导消费者。”
怎样买到货真价实的珠宝饰品
  针对这次消费调查和质量抽检反映出来的问题,目前省工商局已在省局门户网站统一对外公布抽检结果,并依法履行消费者权益保护职责,通过出台依法规范加盟经营行为、建立信用公示制度、推行投诉快速处理机制等七项措施,进一步加强监管。与此同时,省珠宝行业协会出台《浙江省珠宝饰品行业经营服务规范》进行自律管理与约束。
  省消保委提醒广大消费者选购珠宝首饰先要查验“标识”。标示齐全、规范的商家意味着其经营行为相对规范,产品相对正宗,购买后出现问题也可依据标示内容主张权利。贵重珠宝玉石饰品还要记得索取权威机构出具的质量鉴定证书。
  其次,购买珠宝饰品除了看价格、折扣,更要看品质。珠宝市场“高标低折”现象严重,通常而言折扣很低的饰品原价基本都是虚构的。同时,珠宝玉石依据其自身品质来评价质量等级,级差价差关联密切,购买时千万不能只看价格,还应注重产品品质。
  第三,购买时索要中文发票。一些不法珠宝商利用似是而非的英文简写字母来以次充好,消费者购买商品时要坚持索要中文发票。特别要让商家注明饰品名、珠宝玉石材料名、质量、等级等。发生纠纷,发票是消费者维权的重要证据。
  此外,消保委建议消费者尽量不要到不规范的市场、流动展销会、跳蚤市场、旅游景点、网上和电视购物等场所购买贵重的珠宝饰品,以免落入“价格陷阱”。消费者如对购买的贵金属珠宝玉石存疑,可到所在地区黄金珠宝饰品质量检验站进行检测。如发生消费纠纷,可向当地消费者协会投诉,或向工商、质检等相关行政部门申诉,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杜文博 沈雁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