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科技

“大麦/春大豆-晚稻”一年三熟模式

  •   鲜食春大豆是嘉善种植结构调整后农民增收的一大支柱产业,全县年种植面积2.3万亩。近年来,该县示范推广的“大麦—鲜食春大豆—晚稻”种植模式,粮经结合,水旱轮作,实现了一年三熟,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同时,因春大豆错开了集中上市期,效益有了保证,亩收益在千元以上,相当于在麦、稻收入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收益。
    产量效益
    作物 产量(公斤/亩) 产值(元/亩) 净利润(元/亩)
    大麦 325 650 236春大豆 750 2250 1532.6晚稻 600 1800 1468.2合计 1675 4700 3236.8
    茬口安排
    作物 播植期 采收期
    大麦 11月上中旬 5月上中旬春大豆 5月上中旬 7月中旬晚稻 6月底 11月上旬
    关键技术
    (一)大麦
      晚稻收获时稻草切碎还田,亩施磷肥、碳氨各30公斤。大麦品种“浙啤33”,免耕直播,亩播种量12.5—15公斤。播后机械开沟,三尺垄六寸沟(沟深15厘米)。出苗后防治蚜虫兼防草害一次,利用雨前亩施尿素10公斤。年前腊肥亩施进口三元复合肥15公斤加尿素5公斤。春发后看叶色施肥,抽穗前后喷施叶面肥兼治蚜虫各一次。
    (二)鲜食春大豆
      麦收后回收秸秆,每亩施入腐熟有机肥1000公斤或商品有机肥100公斤,45%三元复合肥25公斤。鲜食春大豆选用早中熟品种,趁土壤潮湿时免耕穴播,每穴2—3粒,亩播种量5—6公斤。三沟配套,注意清沟排水,苗期防渍害,分枝期至采收期保持土壤潮湿(沟底湿润)。综合防治病、虫、草害。
    (三)晚稻
      选用“秀水03”等耐迟栽早熟晚粳品种,6月底播种育秧(穴盘),亩用种量3公斤,掌握秧龄15天左右,7月中旬大豆收获后即时翻耕,机械插秧,行株距7寸×4寸,亩插26—28盘。施碳氨30公斤作耙面肥,插后7天亩施尿素10公斤,8月初施进口三元复合肥10公斤,如叶色明显落黄适当增施尿素。插后20天够苗搁田,而后干湿交替至成熟。做好螟虫、稻飞虱、纹枯病、稻曲病等防治。
    嘉善县农经局 孟兴中 文/图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