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4版:浙江种植业

海盐开拓果业新格局

  近年来,海盐水果产业发展迅速,形成了主导品种更优、多品种百花齐放的新格局。葡萄、柑橘作为海盐县的传统拳头品种,已形成集聚优势,而新品种的不断涌现也丰富了水果种类。2013年,海盐县葡萄、柑橘种植面积2.94万亩,产量4.92万吨,产值3.18亿元。海盐四措并举促进了果业的发展和提升。
  一是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2009年,海盐县成立全省首家县级农村土地流转和产权交易服务中心,随后镇(街道)、村服务分中心和服务站陆续建立,形成三级服务网络全覆盖,确保土地流转有序开展。截至目前,全县累计流转土地面积13.02万亩,土地规模化率达到53.39%,其中,水果面积达4.27万亩。
  二是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海盐县自2009年成立首个法人型家庭农场以来,至今经认定的家庭农场已达291家,经备案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达183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蓬勃发展为果业带来了机遇,实现了传统零散种植到规模、效益、现代、产业化种植的转变。目前全县以果木为主的家庭农场有6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25家。
  三是推动果业与旅游业“联姻”。海盐县充分利用国家4A级风景旅游区南北湖景区以及长三角腹地的地理优势,发展休闲观光农业。2013年,全县以“八鲜采摘游”品牌为特色,开展葡萄节、草莓节、猕猴桃采摘节等各种活动,年游客量82.6万人次,农业节庆旅游收入达7933万元,同比增长29%。
  四是引进新品种加强技术支撑。近年来,海盐县陆续引进栽培“青种”枇杷、蓝莓、红阳猕猴桃等水果品种,实现全年充足供应。同时实行农技推广专家联系基地制度,促使业主主动学习掌握相应栽培技术。海盐博雅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澉浦镇先后建立蓝莓基地120亩,无花果基地150余亩,丰富了该县水果品种。 海龙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