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2版:浙江种植业

龙泉

土豆排上“第三宝”

  刚收获时口味一般,待放上一个月后却充满韧性,糯而不粘牙。将土豆作为龙泉一宝,放在青瓷与宝剑等同的位置,自然是为了借力。不过美食向来不问食材之高下,若从吃客的角度看,这一宝,在龙泉还真当之无愧。
  “我不知道这儿的土豆有什么特别,不过,外地来的人吃了都说好。”龚大伯今年将近70岁,和儿子一起在靠近龙泉山脚的田边建有一窑,儿子是龙泉青瓷大师卢伟孙的大弟子。空时做青瓷,忙时下农田。龚大伯领着我到了后面几间房,只见架空的板子上铺满了土豆,个子不大,一个挨一个。
  要说土豆的出产时间,大约是在5月初。但六七月到龙泉吃土豆,自然有其道理。“我们这里的土豆,刚从地里挖出来的时候味道一般,但放上1个月后,口味全然不同了。”龚老伯开始“得瑟”:“这土豆都是老种子,世世代代传下来的,土豆个头不大,产量也不高,但存放后就是好吃。”
  龙泉土豆的吃法非常多,最有特色的是敲扁土豆紫苏红烧。“没有年糕那样有粘性,但也差不了多少,总之不会碎掉。”龙泉的王阿姨说,要是外地土豆,虽也能勉强成饼,但大多会碎掉一些。
  由于存放后的土豆韧性增加,“我们还会挑大个的煮熟后切片,再晒干或者烘干,那便是上好的薯片了。”
  问了许多龙泉老人,基本上说不出这儿土豆存放变韧的道理。一直在田里干活的大伯们说,凭经验,这里的沙性黑土是主要原因,再就是地势高,用于种土豆的地,自两三月下种到5月采收,土地都保持干燥状态。龚大伯说,以前村里人想提高土豆的产量,特地到山东弄来了大个子的土豆种子,结果种下去后长不出来,即使有少数长出来的也是个子不大。
  据介绍,土豆在龙泉是人们喜爱的大众化蔬菜之一,也是重要的粮食、蔬菜兼用作物。目前,龙泉市土豆种植面积有2万多亩,平均亩产鲜薯1250公斤。龙泉土豆在全市19个乡镇(街道)均有种植,而最著名的要数屏南镇上畲村、小梅镇垟岙头村生产的土豆,基地连片面积100亩以上,由于产地海拔较高,在700米左右,土质好,空气清新,种的是当地传统的老品种,种出来的土豆品质特别好,远近闻名。每年的5月份,城里许多菜贩开着货车上门收购,价格也比较高,一般收购价有3元/公斤,土豆成了当地山村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作物。
柏建斌 毛美珍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