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3版:文摘

利用经遗传改造的细菌

美将生物质能直接转化为乙醇

  美国佐治亚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他们对能降解木质纤维素的细菌嗜热木聚糖酶进行遗传改造后,直接将以柳枝稷为原料的生物质能转化成了乙醇燃料。该研究未来有望实现工业化生产,生产出物美价廉的燃料。
  在利用柳枝稷和巴茅根等非食物农作物生物质能制造生物燃料的过程中,面临的一个主要“拦路虎”是在利用微生物发酵制造乙醇之前,要对植物进行预处理——将植物的细胞壁破解。科学家们一直没有找到很好的办法,因此,也拖慢了用生物质能生产生物燃料的步伐。
  现在,佐治亚大学富兰克林文理学院遗传学系教授珍妮特·威斯特菲尔玲和该校生物能源科学中心(由美国能源部资助)的研究人员,对细菌嗜热木聚糖酶进行了遗传改造,经过改造后的菌株成功地承担了拆解植物细胞壁的任务,摒弃了预处理过程。
  威斯特菲尔玲说:“现在,不需要任何预处理过程,我们拿过柳枝稷,将其磨成粉末,添加低成本的、极少量的盐培养基,在另一端就能得到乙醇。”
(据科学网 刘霞/文 2014年6月26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