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记者 金茹
本报讯 记者6月24日从省政府新闻办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天,我省在浙江政务服务网和“浙江发布”上,正式向社会“晒”出42个省政府部门目前保留的4236项行政审批事项清单。市县部门的权力清单将于10月份向社会公布。今后,政府部门将不得在清单之外行使行政权力。
经省政府审定公布,省农业厅行政职权从15大类356项,减少到7大类70项,精减了80%。此次职权清理,旨在进一步推动农业部门转变职能,加强农业部门履职,方便农民办事,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从去年11月开始,我省按照行政许可、非行政许可审批、行政处罚等10类,在省级部门开展职权清理工作,共理出职权事项1.25万项。经过清权、减权和制权三个环节,我省对不符合全面深化改革要求的权力作了取消、转移或下放,最后保留了42个部门的4236项行政权力。
打造“有限、有为、有效”的现代政府是我省推行权力清单制度的目的所在,“总的出发点是要进一步厘清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与民间活力的‘加法’。”省编办主任鞠建林表示,我省将以权力清单制度为切入口,推动政府职能转变,率先释放政府自身改革的红利。“过去农民建房,按原规定必须由县级人民政府审批,现在审批在乡镇就可进行,我们还在试点,今后在村里就能完成。”作为我省权力清单制度唯一试点,富阳市委副书记、市长黄海峰介绍,职权的有效下放为老百姓带来了极大方便。“这次改革,我们还把职权下放和实行属地管理作为重点之一,更好地方便基层群众办事。”鞠建林介绍,凡是直接面向基层、量大面广、由基层管理更方便有效的经济社会管理事项,这次改革中已尽量下放到基层。对行政处罚事项,则重点推进属地管理。据了解,经过清理,我省除在省级部门保留271项行政处罚事项外,其余的2078项原则上都实行属地管理。
据了解,向社会公布的清单中的行政权力,省政府均要求各部门编制相应的外部运行流程图,并在网上公开,以加强社会对政府部门的监督。内容包括所要办理的事项需要经过哪些环节,需要哪些材料,谁在负责办理,办理人员联系方式等。
事前审批环节少了,那监管工作如何规范?“省政府已要求各部门建立健全事中事后监管制度,特别是对这次改革中取消的审批事项,要采取相应措施,防止一放了之。”鞠建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