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科技

“田藕-单季稻”高效种植模式

  主讲人义乌市东河田藕专业合作社 吴樟义义乌市农业局 王园珍
“田藕-单季稻”模式不仅有利于缓解田藕连作障碍,减轻病虫害的发生,提高田藕的产量、品质和效益,大量的莲茎叶还田还有利于土壤肥力改善,提高水稻产量,确保粮食生产安全,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经济效益,实现钱粮双丰收。目前,该模式已在我省的义乌、金东等地推广应用。
立地条件
  浙中、浙南水利条件较好且水质无污染的地区。
种植茬口与季节安排
种植方式 种植种类 播种 定植 采收期大棚栽培 田藕 2月底-3月上旬 5月中旬-6月中旬露地栽培 单季稻 5月上中旬 6月中下旬 10月下旬
技术原理
  1、利用大棚聚热较快、降温较慢的保温原理,有效提高棚内温度,克服早春季节的低温障碍,为藕莲生长发育提供必要的气温条件,确保藕莲早发早熟,争取莲藕蔬菜夏淡期上市,从而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利用田藕和水稻不同的病害与肥料需求特性,通过两种作物的轮作,既充分利用了藕田的肥力,节约了肥料用量,又较好地减轻或克服因田藕连作造成的土传病害,提高了田藕的品质和产量,实现粮经双丰收。
关键技术
(一)田藕
  1.品种。选择“东河早藕”、“鄂莲1号”、“武植2号”等早熟、抗病、优质、高产、入泥浅的莲藕品种。种藕要求藕头饱满、芽头完整、无病虫害。
  2.适时早栽、浅栽。以“东河早藕“为代表的早熟浅水藕,萌芽生长气温要求为13℃以上。因此,大棚藕的移栽定植期不宜早于2月下旬,以2月底至3月上旬为宜。移栽方法宜选用平栽法,种藕的入泥深度以埋没藕头为度,以利早发。
  3.用种量。每亩用种量400公斤左右,行距1.5米左右。
  4.肥水管理。以基肥为主,约占总施肥量的70%左右。春藕亩施氮素总量40公斤左右。具体用法:翻耕前每亩施入腐熟有机肥2000—2500公斤,做底肥;耙面肥施用碳铵50公斤、钙镁磷肥100公斤、硫酸钾10公斤。追肥一般分两次,第一次在第一张立叶展叶期,亩施尿素8公斤,结合耘田施入;第二次在莲叶封行前,亩施45%三元复合肥30公斤。
  以水调温灌水可以在春季多变的气候环境下使春藕获利早熟高产。春藕生长前期的晴热天气进行浅灌增温,低温阴雨时段深灌保温,能使春藕早熟4天左右。
  5.温度管理。苗期以密封保温为主。第一立叶全展后,晴天中午棚外气温达25℃或棚内气温高于32℃时应及时通风。三片立叶前每天打开两头通风;三片立叶后白天打开一侧薄膜炼苗。日均气温稳定通过23℃完全揭膜。
  6.病虫防治。病害要防治腐败病、褐斑病、叶枯病和叶斑病等。虫害主要防治莲蚜、莲窄摇蚊、食根金花虫等。
(二)单季稻
  1.品种。“甬优9号”、“甬优15号”或“甬优17号”。
  2.育苗。5月上中旬播种,每亩秧田播种量10公斤,播种前种子用100毫克/公斤烯效唑溶液浸种12小时,洗净后催芽播种,施足肥料,培育带蘖壮秧。
  3.种植密度。采用宽行窄株种植,栽插密度23.5厘米×20厘米,亩栽1.3-1.5万丛、落田苗3-4万。
  4.肥水管理。由于藕田肥力水平较高,基本可以满足水稻生长所需,整个生育期不必施肥,以防水稻贪青迟熟。在水浆管理上,应尽量做到浅水勤灌和适度早搁。
  5.病虫防治:病害重点防治纹枯病,虫害主要防治螟虫、稻飞虱。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