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上午,在慈溪市宝绿蔬菜专业合作社的农场里,工人们正在紧张地将10余个新鲜时令蔬菜品种装上卡车,运往杭州、宁波、嘉兴以及上海、江苏等地的家乐福超市。合作社理事长沈忠宝告诉笔者,合作社的“安农”商标已经成为一张“名片”,如今每年的销售额达到千万元,年销售蔬菜1万多吨,带动了120多名合作社社员和3000多户周边农户种菜致富。
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品牌的作用和影响力日益凸显,慈溪市农户和农业企业的创牌意识逐渐增强,协力奏响创牌进行曲。慈溪市工商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该市涉农商标达1418件,其中行政认定驰名商标1件、司法认定驰名商标2件、省著名商标12件、宁波市知名商标14件、慈溪市知名商标19件。
2012年4月,慈溪市农产品领域的首个行政认定驰名商标“恒康”诞生。作为一家专业生产炒货休闲食品的企业,宁波恒康食品有限公司涉足农产品加工领域已近20年,始终坚持以品牌为导向,打造出了全国知名的炒货品牌。目前,企业年生产能力达3万余吨,企业资产总额达4.28亿元,在全国同行中居领先地位。“确立超前的品牌意识是‘恒康’走向成功的第一步。”恒康公司有关负责人透露,在产品还未正式投产前,公司就申请注册了“恒康”图文商标,并获得了包装专利,还导入VI形象识别系统,“目前,‘恒康’商标在美国、德国等68个国家和地区成功注册。”
与此同时,水果、蔬菜、水产品等特色产业注册品牌商标,成为引领特色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强势品牌。品牌就是效益,目前,慈溪市毛豆、蚕豆、甘蓝菜、西兰花菜、杨梅、蜂蜜、梨、南美白对虾等农产品产值均在亿元以上。去年,“葡萄之乡”新浦镇的农民收入也创下新高,全镇1.5万亩葡萄亩均产值1.2万元左右,亩均纯收益8000元左右。而“慈溪杨梅”、“慈溪葡萄”、“慈溪蜜梨”3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价值总和已超过16亿元。
农企创牌路上离不开政府的助推。近年来,当慈溪市涉农企业特色商标品牌总量不断扩张,档次有效升级,成了强农富民的重要“法宝”。慈溪市林特技术推广中心是“慈溪杨梅”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注册者,2010年开始,该中心先后选择横河、匡堰等杨梅主产区进行了“慈溪杨梅”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试点使用,在整合慈溪杨梅品牌、提升慈溪杨梅市场竞争力等方面发挥了较好作用。
据悉,今年,慈溪市将进一步加大品牌助农工作力度,从政策扶持、品牌培育、机制创新等方面推进品牌,助农服务新农村建设,把品牌作为促进农产品参与市场竞争、打造高端农业产业的重要抓手,将赋予传统优质农产品更高的经济价值,进而带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真正实现从“品牌助农”到“品牌富农”的转化。 慈龙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