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北宋开宝八年(公元975年),宋太祖赵匡胤主持殿试,士子王嗣宗和陈识成绩最优,而水平不相上下。此时赵匡胤发挥了他马上皇帝的非凡想象力,当场让两人以打架定输赢。两位准状元顿时扭打成一团,其雷人程度堪比今日之国会议员打架。最后王嗣宗胜出,成为历史上有名的“手搏状元”。可怜那陈识,没输在考场中,却输在摔跤场上,最后赔了状元又挨打。
在宋代,进士及第的士子在社会上享有盛誉,以至于出现了“榜下捉婿”的现象。即发榜当日,京城的王公巨卿、豪门富商们,各遣家丁,虎视眈眈地守候在发榜处,千金小姐们则在轿里暗中观察,只等榜单一出,就开始捉拿自己中意的小伙子。王安石也干过种事,他的女婿蔡卞(蔡京之弟)就是榜下捉来的。宋仁宗庆历八年(1048年)至皇佑元年(1049年)举行大考,青年士子冯京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连中解元、会元、状元。皇榜初发,他就被外戚张尧佐的一帮家丁簇拥至张府,冯京力拒,随后又被另一位高官张耆的家丁团团围住,冯又拒,最后还是被宰相富弼的家丁“捉”去,成为富弼的女婿,并连续娶了富弼的两个女儿。这哪儿是捉婿,分明是抢嘛。要说这冯京,确实是个牛人,在长达1300年的科举考试中,能连中三元者只有寥寥17人,而又能连娶宰相两女者,唯冯京一人而已。
进士登科之后,除了官方赐宴之外,还要着盛装,骑骏马游行,而此时京城男女则争相一睹新科进士们的风采。所以进士登科之后很快就会成为偶像,其受欢迎程度绝对不亚于今日的影视明星。在宋代由于进士登科后穿绿袍。所以王安石有:“却忆金明池上路,红裙争看绿衣郎。”之句。而唐代孟郊,虽然考中进士时已经46岁,却仍然“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不过也不能怪他,古代有“五十少进士”的说法,就是说50岁中进士不能算老,人家孟郊登科时才46岁,虽然算不上少年得志,也算是年轻有为了。比他年龄大的考生多着呢,比如宋徽宗崇宁五年(1107年)76岁的福建考生徐遹以“特奏名”(由于年龄大而特别照顾)恩第,当日,他和那些意气风发的少年进士们一起逛街,路过青楼时,妓女们纷纷争抢进士们胸前的宫花,但徐遹却因年龄太大而无人问津。回到驿馆后,徐遹提笔写下《琼林宴罢作》“白发青衫晚得官,琼林宴罢酒肠宽。平康过尽无人问,留得宫花醒后看。”集中表现了一个老进士的唏嘘和失落,伤不起,真的伤不起!但徐遹最多只能算年龄偏大,史上年龄最大的考生,则是清朝的广东举子陆从云,他参加道光丙戌六年的会试时已经103岁,虽然没考中,但道光皇帝看他年龄太大,特钦赐国子监司业衔。真乃不折不扣的科举钉子户,如果算起来,这位老兄从雍正年间就开始考试,其考试生涯总共经历了4个皇帝。
和屡试不第者相比,有的家族却父子兄弟皆为进士。据《明史·林翰传》记载,四川巴县刘规自从成化五年中进士后,其家中四代共出过8位进士;山东新城王氏家族,从明代中后期到清初共出进士20位,像是开通了进士生产车间,批量生产,流水作业。而朱彭寿《旧典备征》载,清代徐乾学的5个儿子全部考中进士,名副其实的五子登科。如果祖孙三代中,爷爷和孙子都中举,儿子却落榜,则较为尴尬,清代苏州彭定求和孙子彭启丰都是状元,而儿子彭正乾却连个进士也没考中,彭定求骂其无能,彭正乾却反驳道:“老爸,你有什么资格教训我,你的老爸不如我的老爸,你的儿子不如我的儿子。我有一个状元老爸,还有一个状元儿子,你有吗?”
二
在古代,科举及第就获得了进入仕林的资本,诱惑力极大,因此考场作弊现象也是屡禁不止,花样百出。据《清代十大科场案》记载,在乾隆二十三年江南贡院举行的科举考试中,竟然出现了“飞鸽传书”的作弊方式,一考生训练了一只鸽子,它晚上飞到自己的考房中,他把题目抄写完毕后,绑在鸽子腿上,鸽子飞回家中,家人请枪手完成题目,然后再通过鸽子带给考生。不得不说,这兄弟太有创意了,绝对是一作弊的天才,天空没有翅膀的痕迹,但鸟已经飞过,江南贡院纵然戒备森严,谁又会留意一直悄然飞过的鸽子呢。正所谓“鸽子一飞考生笑,无人知是答案来”。但是这位考生却实在是奇葩,枪手把答案写在背面,怕他看不见,特意在试卷正面写了“背面还有”四字,结果这位考生连这四个字也照抄不误,不但连累了枪手,也辜负了那只聪明的鸽子。不知道后来贡院采取了什么防范措施来杜绝此类作弊。
科举除了激发广大考生的作弊“创造力”外,还带动了博彩业的发展。清末在广东地区流行一种叫“闱姓”的彩票,每逢考试,“博彩公司”把考生的姓氏和名字写在纸上,在开考前,彩民选择他认为有实力的考生来下注押钱。揭榜后根据考试结果和下注多少来确定中奖与否。
清道光三年(1823年),广东陈祖辉通过笼络考官,事先了解了应试考生的实力,然后把这些考生的姓名写在密封的彩票中作为彩底,这就相当于预先知道了彩票的中奖号码。他又故意书写了大量的不可能中举的举子姓名,有的名字甚至是自己胡编乱造的,他把这些中彩率低甚至根本无法中彩的彩票混杂在彩底中一起出售给彩民。陈祖辉通过这种方法降低了中彩率,而自己从中大赚了一笔。但他把中彩率降得太低了,结果发榜以后,中彩者寥寥无几,广大彩民群情激愤,把陈祖辉活活打死。然而科举博彩业却就此泛滥成灾,直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才随着科举制度的废除而宣告终结。
(摘自《都市文化报》 程奋只/文 2014年3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