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3版:浙江种植业

我省探索机插水稻育供秧新模式

  水稻机插对育秧设备和育秧技术均有较高要求,不少地方“育秧难”已成制约机插发展的瓶颈。今年早稻育秧期间,我省的诸暨、鄞州等地试行“叠盘出苗供应芽苗”育供秧新模式,对破解这一问题作了积极探索。
  该育供秧模式是由水稻育秧中心应用“叠盘出苗”技术,统一完成育秧床土或基质准备、种子浸种消毒催芽、流水线播种、温室或大棚内叠盘、温湿度调控等作业程序,待种芽破土出苗,将针状芽苗连盘提供给育秧户,由育秧户在用秧大田附近的炼苗大棚或秧田完成管理相对简单的后续育秧过程。
  与以往供应3叶以上成苗比较,这种育供秧模式有三大明显优势。首先是技术到位率提高。很多影响产量和效益高低的关键技术在育秧的前期全面落实到位,秧苗质量得到保证。其次是供秧服务能力大幅提高。如温室育秧从播种至供苗的时间由5天缩短到2.5天,加上空间置盘量至少增加6倍以上,育供秧能力可提高12倍以上。1个育秧中心的最大育供秧能力可望由现在的万亩左右提高到数万亩甚至10万亩。再次,育秧设备利用率提高,供秧运输等成本降低。
  推行这种“1+N”即“1个育秧中心芽苗供应点+N个育秧点”的育供秧模式,加快叠盘出苗育秧技术研究和标准制定,完善机插和集中育秧补贴政策,对促进水稻机插稳步发展,促进水稻生产专业化分工,实现水稻生产过程关键技术环节质量控制,提升社会化服务能力均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盛农吉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