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2版:浙江种植业

依托生态优势 倡导多种模式

龙泉中药材产业健康发展

  连日来,龙泉市小梅镇黄南村的农民们正忙着采挖元胡。龙泉市琉华山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吴长发说:“去年种植了近80亩元胡和8亩浙贝母,从目前元胡采挖情况看,亩产量在300-350公斤,比预计的要高,计划下半年继续扩大元胡种植面积。”
  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的转变,人们的养生保健意识逐渐增强,为中药材产业的发展开辟了新的空间。龙泉市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优势,积极招商引资发展新兴中药材产业。农业部门积极推广药稻轮作模式,提升种植效益。通过采用“元胡(浙贝母)—水稻”轮作模式,充分利用水稻冬闲田,既降低生产成本,又提高了复种指数。
  打造生态精品中药材,是龙泉市发挥区域优势,发展中药材产业的又一大重要举措。据龙泉市科远铁皮石斛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吴纪贤介绍,他们在龙渊街道周村基地种植了400多株老梨树,将已在室外炼苗过的铁皮石斛种到树上,采用仿野生栽培模式来提高药材品质,每斤能卖到1500元左右,且销路不用愁,而采用大棚种植品质好的铁皮石斛鲜条每斤售价在500-800元。
  招商引资是龙泉市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助推器。近年来,龙泉市积极招商引资,引进温州、台州等地客商落户本地发展中药材产业。2012年该市引进了浙江龙之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了铁皮石斛种苗组培中心及种植基地,目前该公司在村头村的铁皮石斛种植基地已达260多亩。
  2013年,台州商人在龙泉兰巨乡上圩种植金线莲,并组建龙泉市绿盛中药材生态种植有限公司。目前,龙泉已种植10多亩金线莲,据业主介绍,大棚种植金线莲每亩投资要30多万元,在龙泉种植主要是看中了这里独特的生态环境。龙泉苗都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今年在塔石街道冷水亭、岱根村等地种植了1400多亩何首乌,同时,已在龙泉市大沙工业园区农业科技园落实了23.9亩用地,拟建何首乌标准化加工厂房,采取订单收购模式带动周边农民发展种植,将来发展成为何首乌生产核心地。
  据悉,今年龙泉市还将进一步出台产业政策扶持推动中药材产业发展。
吴剑锋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