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消费

看《舌尖2》购美食小心别让“傍名牌”食品硌了牙

  《舌尖上的中国2》(简称《舌尖2》)播出后,在商家和电商的共同“助推”下,节目中播出的美食持续“走红”。然而,网购食品监管困难,容易让消费者掉入舌尖上的“陷阱”。
  笔者在淘宝网上以“舌尖2”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就“跳”出来将近8000件商品,种类繁多,有野生蜂蜜、跳跳鱼、香菇、腊肉等。可是,仔细一看,不少食品有“傍名牌”的嫌疑。
  比如“舌尖2蜂蜜”,网上多达近千种,但产地除了片中所说的“西藏林芝”外,还有云南、四川、上海等地。
  因出现在《舌尖2》中,台州三门湾的跳跳鱼也因此“走红”。笔者在多家网站上看到,他们都在销售所谓的跳跳鱼,但产地、价格、用料等不尽相同。单产地就有湖南、福建、重庆等。在一家知名网站上,湖南产的跳跳鱼月销量达到856件。面对上述众多产地的跳跳鱼,心急的网友很容易网购了名字相同而实际却不同的跳跳鱼。
  随着《舌尖2》的热播,片中的美食吸引了大批“吃货”。可是因为地域原因,“吃货”们没法立即大饱口福,网购成了他们的最佳选择。不少商家纷纷以《舌尖2》为噱头,吸引消费者下单。野生、自制、纯天然等词语更是成了商家的“口头禅”。不过,一些所谓的“土家蜂蜜”、“自制腊肉”等美食不一定正宗,消费者要想维权可能会“退货无门”。
  笔者从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了解到,目前国家只对实体食品店铺办理《食品流通许可证》有明确要求,网上大量经营食品的店铺并没有营业执照,也没有食品许可证或流通证。再加上网店的经营主体模糊,销售分布全国,监管成了一大难题。因此,消费者在网购食品的过程中,一定要看仔细。因为产地不同、制作工艺和所用食材不同,虽然名字相同但口味可能会相去甚远。网友们一定要擦亮眼睛,不要让“傍名牌”食品硌了牙。
朱玲巧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