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养生

哮喘发病率,儿童每年增五成

湿疹、蛋白过敏、无病因的咳嗽……3岁内孩子经常出现这些症状要防哮喘

  •   昨天是第十六个“世界哮喘日”,我国哮喘患者已接近3000万,今年的主题是:“哮喘是可以控制的”。哮喘就像一个如影随形的影子,一旦发作,就要跟随终生。不过专家提醒,只要正规治疗,哮喘是可以控制的。
    哮喘发病率,儿童每年增50%  
    “哮喘的发病率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全国曾经做过三次大规模的哮喘发病率调查,结果发现,儿童以每年50%的速度在增加。”浙江省儿童医院呼吸科主任、全国儿童哮喘协作组副组长陈志敏教授说,杭州儿童的发病率是4.14%,在全国处于中等偏上水平。
      同样的情况,在成人医院也很明显,笔者从浙医二院、浙江省立同德医院等呼吸科了解到,成人中哮喘的发病率也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
      为什么哮喘的发病率会逐年上升呢?特别是儿童的增长率达到了50%?“增长率很快,但是和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国内的发病率还是低的。”陈志敏教授说,哮喘和工业化带来的环境污染有一定关系。“和检查手段越来越先进也有关系,以前许多发现不了的类型,现在也能发现。”浙医二院呼吸科主任沈华浩教授,在国内率先提出了胸闷型哮喘,和传统的喘息等症状相比,这类哮喘唯一的症状就是胸闷,十多年前,还没有多少人知道它。“过敏体质的人现在也越来越多了,过敏体质的人比非过敏体质的人,更容易发生哮喘。”浙医二院呼吸科张浩医生说,对于胸闷型哮喘患者,在表现上和普通的胸闷没有区别,如果没有心脏疾病、肺部疾病,又一直查不出胸闷的原因,不妨考虑是否是胸闷型哮喘,到呼吸科做一个检查,可以初步判定。
    孩子3岁以内,家长要做有心人
      哮喘在各个年龄段都有可能发生,不过,陈志敏教授提醒家有儿女的,在孩子3岁之前,要做一个有心人。“绝大多数哮喘的孩子,都会在3岁以内出现发病症状,不过也有部分小患儿在4至5岁左右才表现出症状,但是后面这些类型的孩子,哮喘治疗难度会比前一种类型的孩子更大。”陈教授说,3岁之前,有哮喘的孩子,会出现各种症状,比如在新生儿时期,容易发生湿疹;添加辅食后,容易对一些异种蛋白的食物过敏;再长大一点,会出现一感冒就容易咳嗽、无原因的咳嗽等症状;如果孩子有这些症状,家长请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就诊。“3岁之前如果就出现反复咳嗽等症状,家长及时带孩子规范性治疗,对于疾病的控制是有利的。”陈教授说,早诊早治同样适用于哮喘的防控,截至目前,哮喘还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无法根治,但是,早发现的孩子,治疗效果会好许多。
      不过,民间有一种说法,孩子青春期后,哮喘就会带出,这种观点正确吗?“有一定道理,但不完全正确。”陈教授说,大多数哮喘的孩子,青青期后,症状会得到缓解,这是因为青春期人体内的激素水平会发生变化,所以哮喘会得到缓解。但是这不代表治愈,家长还是需要长期注意观察。
    过敏原防不胜防,先从控制室内过敏原做起
      沈华浩教授说:“为何大多哮喘病人在家时好好的,不喘也不咳,但一外出就发作,甚至来势凶险,需要马上送医院急救,原因就是新的环境有过敏原存在。过敏原非常复杂,防不胜防。”
      过敏原可以来自空气、食物、动物之中,医学界已掌握了丰富的过敏原目录,但更多仍是未知的。所以哮喘患者外出一定要小心。病情控制得好不好,绝对不能凭自我感觉,外出前最好去医院进行正确的检查。气道反应激发试验是哮喘诊断的金标准,也是反应疾病严重程度的客观指标。如果检查结果不理想,最好不要去从未去过的陌生地方。
      沈华浩教授认为,大家熟悉环境的过敏原可控。比如,不要养猫狗,避免潮湿环境,多晒被服,穿丝、棉衣物,避免纤维吸入口鼻等等。
      为了帮助患者自我管理疾病,目前,在国家卫计委指导下,中国医师协会已在包括浙江在内的所有大医院开展哮喘/慢阻肺管理项目(简称红围巾关爱行动),哮喘患者在家里就可以接受医生的热线随访、健康教育。
    哮喘控制好后,不要放任不管
      浙江省立同德医院呼吸科主任许先荣每次门诊,都会遇到哮喘患者,其中不少患者是因哮喘而长期随访的。“哮喘难以根治,还容易复发,不少患者在激素治疗控制好后,就放任不管,这种习惯要不得。”许主任说,门诊中就碰到一名患者,小时候被确诊为哮喘,治疗控制好后,就停止用药并不再关注,结果成人后,家庭装修闻到一些装修材料的气味后,再次复发。
      “我们希望患者树立一种观念,哮喘就像高血压、糖尿病一样,需要终生控制。可能有的人控制效果好,可以慢慢减药,甚至停药,但是后续的长期观察检测还是不能放松。”许主任说,在民间还有一种普遍误区,觉得既然哮喘是气道炎症,发作的时候吃点抗生素消炎好了,反正不少哮喘是伴随感冒等呼吸道感染的时候出现的。“抗生素是无效的,必须使用激素才能治疗哮喘气道的炎症。”许主任说,滥用抗生素,不但不利于治疗,还会降低人体自身的抵抗力。
      正规治疗中一条很重要的原则,就是定期做肺功能检查。浙医二院的张浩医生建议:“哮喘症状得到控制后,最好每半年至一年做一次肺功能检查,主要目的是观察气道是否出现炎症,便于及时干预控制。”
      陈志敏教授提醒,部分家长会因为哮喘,对孩子的饮食进行限制,这并不利于孩子增强自身抵抗力。他建议,家长只要限制一些特殊过敏的食物就可以了,均衡饮食和积极参加体育活动,有利于增强孩子的体质,提高病毒感染的自我抵抗能力,是预防哮喘发作的一条有效途径。
    方序 马寅斐 楼建丽 黄淼君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