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人 磐安县农业局 厉佛龙
“贝母//甜玉米//甘薯”模式实行一年三作,对光能和土地利用率高,效益好。据调查,该模式栽培实现亩产干贝母250公斤,产值2.25万元;亩产甜玉米1000公斤,产值1400元;亩产甘薯(折干)300公斤,产值1350元。三季作物合计收入为2.525万元,扣除种子、肥料和农药等成本1.377万元,亩效益达到1.2万元左右。如后季改为小番薯效益更佳。
间(套)种布局
秋作收获后,将地整平,做成包括畦沟在内约1.2米的种植单位,即畦宽0.9-1米,沟宽0.2-0.25米,畦面种植贝母;春季在靠近畦沟一侧种一行甜玉米;贝母收获后,甘薯扦插于玉米行间。
品种选择
贝母品种选择原产宁波鄞州区的“浙贝1号”;甜玉米以“华珍”、“翠珍”等品种为主;甘薯选用“徐薯18”、“浙薯1号”(小甘薯品种可选用“心香”)。
栽培技术
1.间(套)种时间。10月中下旬整地播种贝母;甜玉米在3月底或4月初用尼龙薄膜肥床育苗,于4月中旬气温稳定后,选择晴天移栽;甘薯在贝母收获后于6月中下旬起垄,扦插于玉米行间。
2.种植密度。贝母每亩用种量250-350公斤,并根据鳞茎的大小切块种植。种植时提倡摆种,摆种密度一般为10厘米×6厘米,鳞茎大的应稍稀一些,鳞茎小的则要密些。甜玉米每亩2500株左右。甘薯扦插密度以每亩3000穴 (小番薯4000穴)为宜。
3.科学施肥。(1)贝母。基肥用有机肥300-400公斤、硫酸铵或石灰氮20-25公斤、磷肥30-40公斤、硫酸钾8-10公斤,锌、硼肥各1公斤;腊肥(冬至前后)用人畜粪尿500公斤、配方肥30-35公斤,种时未覆盖的用栏肥或稻草或废菌料1500-2000公斤进行覆盖;苗肥(2月上旬)尿素4-6公斤加人畜粪尿500公斤浇施;花肥(3月上旬)尿素2-3公斤冲水施。(2)甜玉米。原则是早施苗肥、适施拔节肥、重施穗肥。苗肥于移栽后一周左右施,亩施尿素5公斤加水浇施或稀薄人粪尿300-500公斤浇施。贝母收后,及时中耕除草,亩施复合肥7.5公斤,并培土于根际,5月下旬重施攻蒲肥,亩施尿素15-20公斤。(3)甘薯。结合起垄施基肥,在甘薯扦插前每亩施入有机肥300公斤,复合肥20-25公斤。8月下旬至9月上旬施裂缝肥,看甘薯藤叶长势,每亩施复合肥15-20公斤。
4.加强田间管理。(1)贝母主要是做好病虫害防治。一般3月上旬开始茎叶易发生灰霉病,可用50%腐霉利粉剂100克或40%嘧霉胺悬浮剂80亳升兑水40公斤喷雾;黑斑病从叶尖开始,向下蔓延,用75%百菌清600倍或64%杀毒矾500倍防治;地下害虫主要是蛴螬,3月开始危害,可用48%乐斯本1500倍泼浇。(2)甜玉米苗期主要有蚜虫、地老虎危害,蚜虫可用10%一遍净可湿性粉剂2000倍喷雾,地老虎可用90%晶体敌百虫800倍,沿玉米行浇施;喇叭口期易产生玉米螟,可用90%敌百虫500倍喷雾防治;大小叶斑可用500倍多菌灵防治。(3)甜玉米收获后,甘薯地立即进行中耕培土除草,并提藤,拉断细根,以利提高单产。若种小甘薯,要适时收获,即从扦插到收获时间一般以100天为好,最长不能超过120天,并在收获过程中应防止薯皮碰伤,晴天如果气温在32℃以上,甘薯应在2小时内拿到室内,以免表皮灼伤,影响贮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