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3版:文摘

世卫发布首份丙型肝炎治疗指南

  全球约有1.5亿人患有慢性丙肝,每年有三四百万人感染丙肝病毒,有35万余人死于与丙肝相关的肝脏疾病。世界卫生组织近日发布了首份丙型肝炎治疗指南,以帮助各国改进对肝炎的治疗和关护,并由此减少肝癌和肝硬化导致的死亡。
  世卫在这份《丙型肝炎感染者筛查、关护和治疗指南》中,提出了9项建议,其中包括提高丙型肝炎筛查人数、减缓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的肝脏损伤以及为受到慢性病毒感染的患者选择和提供恰当的治疗方案。在筛检方面,世卫建议为感染风险高的人群进行筛检,随后为筛检结果阳性者进行另一项测试,以确定其是否有慢性丙型肝炎感染。在减轻肝损害方面,世卫建议对慢性丙型肝炎感染者进行酒精评估、为中度和高度使用酒精者提供辅导以减少其酒精摄入量,以及如何选择最适当的测试来评估慢性丙型肝炎感染者的肝损害程度。在治疗方面,世卫就目前基于干扰素注射的治疗方法以及只使用口服药物的新疗法提出了建议。
  世卫表示将与各国一道把这份指南作为国家治疗规划的一部分加以推行。世卫的支持将包括协助提供新治疗,审议各种可能途径以便使所有人都能负担这些治疗。世卫组织还将评估肝炎实验室检测和非专利肝炎药物的质量。
  肝炎病毒主要有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和戊型五种。丙型肝炎病毒最常见的传播途径是通过接触受污染的血液传播。有危险的人群包括在注射监控差的环境中接受微创医疗程序和治疗性注射者。此外,通过注射吸毒、纹身和身体穿刺等途径接触受污染的注射和皮肤穿刺设备的人群也面临风险。
(摘自《科技日报》王心见/文2014年4月11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