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近日在其官网上公布《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今后我国将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在中考、高考升学考试中的比重。
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此次涉及的优秀传统文化有哪些?据介绍,《指导纲要》明确了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具体方向,即开展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重点的家国情怀教育,开展以仁爱共济、立己达人为重点的社会关爱教育,开展以正心笃志、崇德弘毅为重点的人格修养教育,并分别针对小学阶段、初中阶段、高中阶段和大学阶段提出了具体的教学目标。同时,要求“在中小学德育、语文、历史、艺术、体育等课程标准修订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比重。地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课程,应结合教学环节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内容”。
“现有教材中传统文化内容也是占一定比重的。”学军中学副校长陈萍介绍说,高中政治教材《文化生活》有4个单元,其中1个单元全是传统文化的内容,内容包括传统文化继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等。
至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高考中增加比重,这是家长较为关注的。一位中学校长认为,中高考中到底增加多少比重,很难具体量化。以政治为例,现有的高考满分100分,传统文化内容比重占20%-25%,今后增加多少题量和分值还不清楚。“这应该是风向标,让我们更重视传统文化。”陈校长说,传统文化需要传承,首先大家需要了解优秀传统文化,对老师而言,要增加课堂内容有效性,采用多媒体资源更好地呈现传统文化;对学生而言,可以借助传统节假日举办一些实践活动,切身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方秀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