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认养、开发竹筒酒、打造生态休闲氧疗为一体的竹林生态立体综合开发观光园……这个一心想从毛竹里掘金的人就是华建军。
回家乡开发竹筒酒
今年45岁的华建军是金华婺城区沙畈乡梧桐村的普通农民,不过,也是一个“爱折腾”的人。他办过家具厂,做过工程,还开过饭店,“我在市区双龙大桥开过一个以我老家‘梧桐村’命名的饭店,可惜没经营好,只开了一年,还亏了五六十万元。”华建军说,后来做工程赚了点钱,就很想投资农业。
在一次出差去广西的列车上,华建军无意中在一本杂志上看到“竹林七贤取竹藏酒,以酒会友”的故事,立马激发了华建军回乡创业的热情。于是,华建军三天两头往竹林里跑,开始了在毛竹中“种”酒的实验。第一年,家里20来亩竹林中所有“种”过酒的竹子都死了;第二年,大部分“种”过酒的毛竹死了,只有少数活下来。当时他搞不懂为什么。后来,找到相关专家咨询,了解了土壤、毛竹的习性,改进了“种”酒技术。两年后,华建军终于摸索出了在毛竹中“种”酒的技术,并在江西瑞金进行了首批试验性的开发。
华建军说,毛竹中“种”酒取得成功,最关键的是搞出了一种竹酒培养液,可以让毛竹在注入酒后能生长并存活下来。在竹酒的试验中,米酒“种”进毛竹,毛竹很快就会死去,而高粱、玉米等5种粮食制作的白酒,“种”进去前酒精度高达60度,经过在毛竹里三年的活化,酒量从最初的750毫升减到600毫升,酒中的甲醇、重金属被生长中的竹体分解、排放,酒的口感变得微苦。今年春节前,两万桶竹酒上市,每桶售价高达300元左右,还供不应求。
搞竹林认养带领大家一起致富
为了能让家乡的毛竹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产生更高的效益,2012年,华建军依托4万多亩沙畈竹林,成立了当地第一个笋竹制品合作社——沙金兰,并以合作社负责人的身份成功举办了第一届金华婺城区沙畈竹笋节,直接创造经济效益1000万元。借着节会经济,同年底,注资1000万元的金华绿色天下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成立。现在,金华绿色天下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已租用了近万亩沙畈乡梧桐等6个村村民手中的竹林,每亩租金500元,按每户约20亩竹林计算,仅租金一年就有上万元,而按农民一担毛竹卖30元计算,一亩毛竹一年的收成只相当于租金,现在租给华建军,可省下砍毛竹的时间去打工,又可增加一笔收入。
在华建军看来,毛竹林里一年到头都有“文章”可做,比如每个季节都可挖出笋来,让市民上山去,以带动当地农民致富。今年,他又打算推出竹林认养,以带动当地农民的笋干销售和农家乐发展。今年的认养办法是每位认养者出1000元认养300平方米竹林,可获赠竹酒两桶,笋干1.5公斤,基地小木屋休闲住宿体验券一张,出笋季节带上亲友去挖笋。同时,认养者还可在其设立在金华市区的“爱心之家”进行烧饭、请客,“爱心之家”设有10个带厨房的包厢,并有净菜供应,招待请客费用比上饭店要便宜。
通过生态休闲氧疗让农民当上“股东”
沙畈竹海是个天然的大氧吧,环境幽雅,空气清新,富含负离子,大气环境质量得天独厚,是城市居民亲近自然、修身养性、休闲度假、疗养避暑的最佳去处。接下去,华建军的目标是打造生态休闲氧疗为一体的竹林生态立体综合开发观光园。
老龄社会已经到来,有钱有闲的退休老人不少,他希望把这些老人组织起来,打造一个候鸟式的养老休闲体系,冬天去海南,夏天住梧桐村的闲置民居,经过装修,把空心村建设成古色古香的村庄,而每一位加入计划的梧桐村村民都将成为“股东”。 倪燕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