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人省农技推广中心 陈能阜
草莓是一种高效农作物,全省种植面积有8万余亩,以设施栽培为主。但草莓是旱作作物,如不换地连年重茬种植,会造成土质严重恶化,草莓土传病害、茎叶病害发生严重,产量、品质下降。近年来,建德等地探索出的“大棚草莓-水稻”高效轮作栽培模式,通过草莓与水稻的轮作,既能减轻草莓病虫害发生程度,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又能提高土地产出率和经济效益,实现稳粮高效和农民增收。目前,该模式主要在我省的建德、临海、瑞安、奉化、定海等地推广应用。
品种选择
草莓选用“红颊”、“章姬”等品种,水稻宜选择抗倒能力强、产量高的中迟熟品种,如“中早39”、“嘉育253”、“金早47”等。
种植茬口与季节安排
种植方式
大棚设施栽培露地栽培
种植种类
草莓
水稻
播 种
3-4月4月中下旬育秧或5月上旬直播
采收期
12月下旬-翌年4月下旬8月上中旬
关键技术
(一)草莓
1、育苗。母株选择种性纯正的无病虫种苗。选非重茬地,施足基肥,四周做深沟,畦间浅沟,畦宽1.5米左右。亩栽600—1000株,浇透定根水。雨季排水,干旱沟灌水,适时追肥,随时掰除花茎、老叶、病叶,及时做好理蔓、除草等。7月上中旬亩苗数达3万株时开始控苗,8月中下旬放苗,少肥少水,打叶遮阳。
2、定值。9月中旬起苗移栽,大垄双行栽植,株距22—25厘米,亩种5500—6500株。草莓移栽后浇定根水,灌半沟水,覆盖遮阳网促成活。成活后及时松土除草,施提苗肥,适当控水,及时摘除老叶、病叶和匍匐茎。
3、栽培管理。温度低于10℃时,地面全层覆地膜、外盖大棚膜,前期控制温度低于30℃,后期控制在23℃—27℃,湿度80%以内。始花后放养蜜蜂,每棚一箱,人工添加糖水饲喂,喷药时移出。疏花疏果,每花序留4—7果。适时掰叶、除病果,适期采收。
4、肥水管理。施足基肥,一般亩施商品有机肥500—1000公斤,菜籽饼肥100公斤,不含氯复合肥40公斤,必要时施硼肥0.3公斤。定植成活第一次松土后,亩用5公斤不含氯复合肥(N:P:K=20:9:16)兑成0.3%浓度浇施。每批花序显蕾时,一般在覆地膜前亩用15公斤不含氯高钾复合肥(N:P:K=16:9:20)兑成0.3%浓度浇施。每批花序顶果开始膨大时,亩施不含氯高钾三元复合肥(N:P:K=12:9:24)15公斤。分别在每批花序顶果开始采摘前和采摘盛期,亩用不含氯高钾复合肥(N:P:K=12:9:24)15公斤追肥一次,浓度控制在0.2%—0.4%,并用0.1%—0.2%磷酸二氢钾和多元素肥进行根外追肥。
5、病虫防治。病害主要防治灰霉病、白粉病、黄萎病、炭疽病等,虫害主要防治蚜虫、螨类、斜纹夜蛾等。
(二)水稻
1、育秧或直播。育秧田4月中下旬播种,稀播培育壮苗,秧龄20天左右。直播于5月上旬播种,要精选种子。种子经清水或盐水选种后,用药剂浸种消毒,调节好催芽过程中的水分和温度,催出根短芽壮的芽谷。大田用种量常规稻亩用4—5公斤。
2、肥水管理。根据大棚前作草莓的施肥情况,少施基肥,适当施用苗肥,巧施穗肥,增施磷钾肥。当苗数达到预期穗数80%左右时,应及时清沟排水、搁田。孕穗期保持浅水层,灌浆期湿润灌溉。
3、病虫防治。做好蓟马、纵卷叶螟、二化螟、稻飞虱和纹枯病、矮缩病等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水旱轮作,对草莓、水稻高产稳产均有好处,减轻作物病害,减少农药使用量,提高产品品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十分明显。该模式亩产值2万元以上,亩产稻谷400公斤,其中草莓还可套种四季豆、苦瓜、西甜瓜等,做到钱粮双丰收,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