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有一种感觉:春季易犯困,昏昏沉沉整天就想睡觉。这种春困其实是脑缺氧的表现,主要是由于冬春两季气候变化大,人体生理机能随着气候变化而产生的一个适应调整的过程。但对有肝炎、肝硬化病史的患者来说,如果在春季经常觉得春困,就要当心,很可能是乙肝等肝病复发了。专家提醒:春季肝病患者要格外当心,最好做个检查。
别把乙肝复发当春困
中医认为,春天在五行中属木,肝也属木性,因而春气通肝,肝气旺盛而升发。对健康人来说,春天是个养肝的好时机。晚饭过后散步缓行,多食绿色蔬菜,或者选择中医汤剂调理,都是养肝养血的好时机。一年操劳,在春天把身体机能调整到最好,全年会轻松很多;反过来,对脂肪肝、乙肝、丙肝、酒精肝、自身免疫性肝病等患者来说,如果春天肝阳上亢没有很好抑制的话,疾病容易复发。
主任医师江汉才说:“肝病患者,尤其是乙肝‘大三阳’、‘小三阳’者、肝硬化患者,如果在春天觉得乏力、眼睛干涩、两肋疼痛,食欲减退,很可能是疾病复发,肝功能有所损害,一定要及时就医检查。”其实,肝病患者心情很重要,肝喜条达疏泄,恶抑郁。要想肝气顺应自然,首要一条必须重视精神调养,注意心理卫生。如果思虑过度、日夜忧愁不解,则会影响肝脏的疏泄功能、进而影响其他脏腑的生理功能,导致疾病滋生或复发。
肝病患者即便在春季没有不适,专家也建议最好在春天复查下自己的身体,或者在医生指导下适量服药调理和预防。像肝硬化、肝纤维化的患者如果在春季提前调理,可以尽量避免复发。
春季眩晕,要当心心脑血管病
每到春天,有些中老年人容易眩晕,重者出现血压升高、耳鸣、脑中风症状,轻者腰酸乏力,失眠多梦。专家解释说,这些都是肝阳上亢引发的。
肝阳上亢又称肝阳上逆,肝阳偏旺。中医认为春气通肝,肝气升发后,肝肾阴虚,水不涵木,肝阳亢逆无所制,气火上扰,于是就出现了眩晕耳鸣,头目胀痛,面红目赤,急躁易怒,心悸健忘,失眠多梦,腰膝酸软等症状。
因此有心血管疾病的中老年人也要格外当心,在春季要保持心胸开阔,情绪乐观,以使肝气顺达,气血调畅,也可以吃一些抑肝潜阳、滋阴降火的中药调补身体。
当情绪不舒畅时,尽量能够找一个可以诉说的人,或找一种可以发泄心中郁闷的方式来疏泄这种坏的情绪,不要硬憋在心里。据相关数据,癌症和一些肿瘤患者中,无法疏泄心中郁闷的是其他人群的2-4倍。
都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