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葛勇进
本报讯 为“五水共治”提供气象保障、开展“直通式”气象为农服务、启动“千镇万村”气象防灾减灾科普计划……近日,记者从省气象局获悉,今年全省气象部门将紧扣围绕民生、服务大众这一主题,为老百姓重点做好十件实事。这已是气象部门第7个年头推出为民服务十件实事。
实事一:加强基层气象台监测预报能力建设,在10个县开展降水精细化监测预报系统建设试点,为“五水共治”提供气象保障。
实事二:加强与广电部门合作,充分利用省政府“农村应急广播体系覆盖30%的村庄”的民生实事建设成果,及时播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解决农村气象预警传播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实事三:深化“群众满意气象窗口”创建活动,委托电信“114”对防雷服务用户逐个进行回访,对存在的问题逐个核查,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反馈。
实事四:联合环保部门开展11个市的雾霾等大气环境及污染天气预报,并通过电视气象节目、浙江天气网等渠道向社会公众发布。
实事五:在易洪、积涝区新建100个自动气象站,在浙中北部建设100个降雪自动观测站,提高气象灾害监测能力。
实事六:新建1000个农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气象为农服务“联系卡”,开展直通式气象为农服务。
实事七:联合民政部门新建100个城市气象灾害防御示范社区,不断提升城市气象灾害应急和风险管理水平,扩大城市公共气象服务覆盖面。
实事八:组织建设11个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全覆盖县,基本实现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测得全、报得准、传得出、收得到、用得好”。
实事九:对500家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实施应急准备情况检查服务,畅通突发气象预警传播渠道,开展重点单位安全员专题气象培训,增强抗灾自救能力。
实事十:启动“千镇万村”气象防灾减灾科普计划,提高农村气象协理员、信息员、农业大户、农家乐业主等的防灾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