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姚力丹
本报讯 3月 31日,省政府召开全省春耕生产电视电话会议。会议要求,全省各地要加强送政策、送订单、送资金、送农资、送科技服务,全力以赴抓好春耕生产,确保完成全年1950万亩、800万吨的粮食生产目标。副省长黄旭明出席会议并讲话。
据悉,为全力推进今年的春耕生产,春节刚过,省农业厅就组织了11个由厅领导带队的调研组,深入各地开展春备耕调查督促和指导服务,并细化分解新增的70万亩粮食播种面积,层层落实目标任务。各地在认真落实中央、省强农支农富农政策的基础上,也相继出台地方扶持政策,有效提高了农民种粮积极性。春花作物面积增加,大小麦、马铃薯、蚕(豌)豆等冬种旱粮播种面积比上年增加21万亩,增6.2%;春玉米、春大豆、春番薯等春播旱粮面积预计比上年增加12.7万亩,增5.4%。同时,各级农业部门还主动服务,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农业科技培训,组织广大干部、技术专家深入农业生产一线,进村入户开展技术指导。总体来看,目前春粮长势长相较好,秧苗素质好于上年,各类农资储备充足。
虽然今年的春备耕生产形势总体较好,但也面临着播种面积增加难度较大、粮食生产成本持续增加、粮食订单数量相对不足的问题。会议指出,要着重从努力扩大播种面积、认真落实扶持政策、优化农业科技服务、切实抓好田间管理、全面保障农资供应、健全联系督导制度这六个方面抓好春备耕工作。
会议强调,各地要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做好“五送”服务工作,全力以赴帮助农民群众抓好春耕生产。送政策,各地都要出台落实粮食扶持政策,确保政策力度明显加大、投入资金明显增加,要组织干部进村入户宣传粮食政策,对既定的政策资金要及时、足额发放到户;送订单,各地要积极挖掘潜力,努力增加粮食订单数量,切实保护好农民种粮积极性;送资金,金融机构要积极支持,尽可能开展信用贷款,方便农民贷款,继续对上年信用好、具有还贷能力并按订单交售粮食的种粮大户发放粮食预购定金;送农资,各级农业部门要加强对农资市场的监管,确保农资量足、质优、价平,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农资的违法行为,做好种子、农机的调剂工作;送科技,各地要积极组织专家、农技人员进村入户,指导帮助农民应用优良品种、先进的栽培技术和新型种养模式,提高种粮水平,推广粮经轮作、稻鱼共生等“千斤粮万元钱”的新型种养模式,农业部门要制作一些直观、形象的模式图指导农民应用,以效益来稳粮、增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