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农民信箱

招工骗局需提防

  春节过后,一年一度的招工大潮拉开了序幕,各种招工骗局也趁机出现。尽管在很多人看来,有些骗术并不高明,甚至漏洞百出,但总有人上当。警方提醒,求职要慎重,以免受骗上当。
骗子伎俩一:高薪低门槛
  招工诈骗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高薪低门槛”,可以说,绝大多数诈骗是以此为饵诱惑求职者上当的。
  骗子的诈骗手法很简单:将发布在正规求职网站上的招聘信息照搬,然后把应聘条件放宽、收入提高,最后将联系方式改成自己的。尽管有些门户网站会要求发布招聘信息的用人单位提供营业执照等证明,但对于骗子来说并无大碍,被发现了,隔一段时间重新注册个新账号就可以延长信息的“见光”时间。当然,更多网站、论坛,对发布招聘信息并无严格的审核程序。
  “为什么骗子会这么猖狂,因为他每次骗的钱不多,就几百元,所以很多人最后自认倒霉了。”民警说,受骗上当的大多是初来的外来务工人员或是刚刚进入社会涉世未深的年轻人,他们求职心切,较容易相信所谓的“高薪低门槛”。
  所以,求职者在找工作时,再“赚钱心切”,也要记住天上不会掉馅饼。还有,“开口就要钱”的,多半有猫腻存在。不法分子总会有理由让求职者从口袋里掏出钱来,比如报名费、资料费、服装费、体检费、保证金、培训费等。
骗子伎俩二:设交叉骗局
  现在的诈骗犯罪有合流的趋势,交叉诈骗、连环诈骗不断出现。
  今年2月1日,家住宁波市海曙区的李某在电子邮箱里收到了一份某设计研究院的招工面试邮件。按照邮件上的电话号码,李某与对方预约面试时间,但对方告诉她,面试前要自己先去做体检,事后将体检费打到她的银行卡里。
  李某做完体检后,将自己的银行卡号报给了对方。之后,骗局开始上演了,“你的卡貌似不行啊,钱打不进去,你问问银行?”对方还很“善良”地给李某提供了一个“银行服务电话”。随后,李某在“银行服务电话”的指导下,在ATM机上对银行卡进行“升级”操作。最后的结果是,原来卡里的4300元被人分三次转走了。
  “这就是典型的交叉诈骗案件。”民警说。
  王晓峰 何松文 刘凯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