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要闻

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会议提出

农资打假工作要标本兼治打防结合

  □本报记者 张佳妍
  本报讯 2月27日下午,农业部召开2014年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活动视频会议。会议充分肯定了去年农资打假的成绩,部署了今年农资打假和监管重点。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指出,为了再夺粮食丰收,农资打假和监管工作要标本兼治、打防结合,严格实施农资监管,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着力构建长效监管机制。
  会上,陈晓华要求各地农业部门采取有力措施,严把农资生产经营许可关,加强检查和检测,全面摸排各类区域性、行业性风险隐患,及时发现问题,加强检打联动。在种子上,要加强种子生产经营主体资质审查,及时清查审定品种,深入开展种子市场整顿、基地清查和入户倒查活动,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追查源头。在农药上,要加强经营管理,大力推进高毒农药定点经营示范县和示范门店创建,建立高毒农药从生产、经营到使用的全程可追溯体系,积极探索农药经营许可制度,规范引导农药经营主体。在饲料及饲料添加剂上,严格落实原料进厂把关、产品出厂检验、问题产品召回及报告等制度,继续开展《饲料质量安全管理规范》示范创建活动;加强饲料经营门店监督检查,完善饲料中“瘦肉精”等禁用物质抽检制度,加强新型非法添加物隐患排查。在兽药上,要把有违规记录的企业列为重点监管对象,实施动态跟踪。
  陈晓华强调,各级农业部门要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做到有案必查,查必到底;要完善大要案查处工作机制,采取挂牌督办、集中办案、联合查案等形式,查办一批大案要案,端掉一批黑窝点,严惩一批违法犯罪分子,曝光一批典型案例,充分发挥司法震慑作用,从而确保农产品数量安全、质量安全,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视频会议结束后,省农业厅副厅长刘嫔珺要求各地农业部门认真学习视频会议精神,深入开展农资打假专项行动,确保农资市场供应和秩序稳定,为全年农业丰收保驾护航。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