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要闻

服务到田头 春早人更早

省农业厅服务小组深入春备耕一线

  □本报记者 陈鎏琰
  本报讯 近日春雨纷飞,气温渐升,马上就要进入春备耕的关键时节。为了更好地了解各地春备耕情况及帮助农民解决在种粮上的各种需求,2月24日,由省农业厅总农艺师王建跃带队的省农业厅春备耕和农业“两区”检查服务小组,来到金华市婺城区,走田间地头、访合作社农资店。
  服务小组首先来到金华市陈周畈粮食生产功能区里的陈周粮油机械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理事长郑福贤正忙着准备今年春备耕的种子和化肥。他告诉记者,去年合作社种植早稻830亩,今年打算再扩大15亩。近年来,合作社为了更好地种植水稻,先后投入了30多万元进行水利基础设施修复,农田改造和道路维修硬化,现有烘干房100平方米,仓库700多平方米,晒场4000多平方米,并配备了大中型拖拉机2台、高速插秧机1台、收割机1台、烘干机1台和农用卡车1辆。当服务小组问及他有什么需要解决的困难时,郑福贤表示,其他都还好,就是去年合作社出钱整修了承包地旁边的机耕路,今年春耕的资金有些紧张。婺城区农业局当即表示将帮助合作社申请小额农业贷款,同时也已安排了一部分资金,专门用于粮食生产功能区内机耕路建设的补贴。
  在白龙桥镇杨芳粮食机械化专业合作社,这两天一种新的农机设备正在测试。这种设备从外观上看与普通的插秧机差不多,但身后各拖着一根1米左右长的管子,上面附有薄铁板,中间还有一个球型的犁。合作社种粮大户杨桂芳告诉记者,这是他们合作社新近试验的开沟平整机,专门用于翻耕后的秧田开沟平整土地,使用这种机械,不但效率比人工快上近20倍,而且每亩能节省成本200元。服务小组的专家们看了后都表示,这种机械在嘉兴湖州等早稻直播面积较大的地方非常值得推广。
  据了解,目前金华已有主导产业示范区创建点37个,特色农业精品园创建点146个,均居全省前列。同时,全市粮食生产功能区内基础设施不断改善,耕地质量提升,社会化服务组织不断增多,服务面积达到近20万亩。“金华市今年农业‘两区’建设将着力于三个字,即扩、提、优,”金华市农业局长吴立钢说,扩是进一步扩大“两区”面积,提是指继续提升“两区”内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优是指进一步“两区”内优化产业结构。
  “本次春备耕服务组一方面是了解当地农户春备耕情况和需求以及各级政府的落实情况,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检查督促当地农业部门农业‘两区’建设。”王建跃表示,从目前调研情况看,我省今年早稻粮食生产将继续保持稳中有升的态势,下一步,各级农业部门要不断加大粮食补贴政策的宣传力度,加大社会化服务的建设和覆盖面,同时,对农业生产进行进一步的通盘规划,使农民生产更加科学化、组织化。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