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消费

如何激发节日文化消费

  看电影、买藏品、逛庙会……春节阖家团圆的同时,节日文化消费也成为人们过大年必不可缺的生活方式。全国各地以春节为契机,纷纷推出“春节演出季”,电影、话剧、音乐会开启贺岁档,年俗产品也进入销售旺季,贺年藏品走俏大江南北,各地庙会在坚持传统的同时不断玩出新花样。《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积极发展文化旅游,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旅游相结合,提升旅游的文化内涵,发挥旅游对文化消费的促进作用”。国家从政策层面作出指示,有助于进一步提振春节文化消费,具有启发意义。春节期间,多个旅游区借助黄金周,推出丰富多样的旅游新品,同时举办大量民俗旅游活动,已成为春节旅游收入创新高的发力点。
  随着我国经济转型,文化消费将成为未来拉动国内消费的主要渠道,诸多学者表示,春节文化消费潜力巨大,一旦完全释放出来,必将为中国经济发展,特别是扩大内需提供强劲的动力。
  有人表示,一个国家国民的阅读量和进剧场、影院的频率通常决定于受教育程度和文化艺术修养的高低,这也决定了一个国家文化消费的程度。因此,推动文化消费的背后,实质是在推动一个民族的文明进步和文化发展。
  春节作为文化消费最重要的节点,尤其应把握机会。那么,如何激发春节文化消费?
  要推广春节文化消费,首先需要培养群众良好健康的文化消费习惯,在满足基本物质需求的同时,文化消费也应该成为每个家庭开支预算的有机组成部分。目前,国内文化消费习惯还需要一定时间培养,尤其是以个人和家庭为主体的文化消费还远远不足。如何引导消费者从传统消费过渡到新兴消费,从低端文化消费过渡到更高层次的文化消费,引导消费者更注重对精神文化的消费和享受,这才是促进文化消费的根本动力。
  其次,要想增强文化消费市场,还要从根本上提高文化内容品质,生产出“人见人爱,内容为王”的文化产品;提供良好的消费产品,刺激消费欲望。以产品为中心,是促进文化消费的动力。对于当前的文化消费市场而言,关键是文化企业和文化机构生产优质的文化产品,为文化消费提供丰富的产品,一流的文化服务,创造一个良好的文化环境,只有这样才能拉动消费,最终达到生产者和消费者都满意,形成一个良好的文化消费业态。
  此外,还要通过具有创意的点子,把握市场的热点和观众的消费心理,通过高超的传播手段和途径,引起观众的兴趣,激发消费者的文化需求。春节前夕,素以“美食之都”享誉全球的香港就不失时机,在人流众多的东方新天地举办了一场名为“香港·味道”的美食艺术展,展览以美食为媒介,结合现代科技的互动模拟,生动演绎出香港东西荟萃的文化底蕴,启发观众对香港多元美食文化的无限想象。 钟文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