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创业

临海农户钟情养北美牛蛙

  •   不少老饕们一听到“干锅牛蛙”、“水煮牛蛙”,就会食指大动,当然,也有不少人因为牛蛙长相骇人,对于这种漂洋过海而来的新奇食材有些“感冒”。不过,不可否认,这些来自北美的大块头“田鸡”已经俘虏了不少国人的肠胃。
      近年来,牛蛙养殖产业在临海市发展迅猛。据了解,截至2013年7月,临海市的牛蛙养殖户已超过500户,养殖面积2000多亩,产值2亿多元。仅涌泉镇,就有30多户养蛙户。
      那么,牛蛙到底是怎么养的,又有多少经济收益呢?近日,笔者冒着绵绵春雨,到涌泉镇岩园村拜访了一家牛蛙养殖场的主人尹先元,探寻牛蛙的魅力所在。
    肥嘟嘟的牛蛙在尹先元的养殖大棚里活蹦乱跳。
    曾以贩橘为业,现已“驯养”牛蛙10万只
      今年50多岁的尹先元曾经以贩卖橘子为业,最近几年这个生意不太好做,他就开始寻找新的赚钱门路。2012年前后,家里的几位堂兄弟学了牛蛙养殖技术,办了牛蛙养殖场后纷纷发家致富,尹先元便想着加入到牛蛙养殖行业中来。
      说干就干,2013年初,尹先元从银行贷了20万元,加上自己的一些积蓄,投入到牛蛙养殖产业中。在离村子比较远的地方,尹先元租了近4亩地,然后挖水塘,搭棚子,到5月份才把基础设施建设好。“搭了三个养殖大棚,光地租和基础建设就花掉了20万元。”尹先元说。
      紧接着,尹先元又从亲戚那里借来了21万只牛蛙蝌蚪,经过一年多的养殖,如今水塘里存活的牛蛙有10万多只。“饲料是投入的大头,预计到今年5月份牛蛙上市的季节,饲料得花七八十万元。”尹先元说,看着当初的小蝌蚪变成了大牛蛙,这一年的辛苦还是值得的。
    年利润20多万元,一年几乎可收回成本
      在尹先元的养殖大棚里,笔者看到,牛蛙的体型至少是普通青蛙的4倍。尹先元说,到了上市季节,每只牛蛙将会达到1.5公斤重,个别较大的甚至可以达到2公斤左右。“去年每公斤牛蛙卖到17元,而今年由于广西和福建的主要牛蛙产地遭遇了洪涝灾害,不少牛蛙都被冲走,牛蛙的收购价预计会更高。”尹先元说。“按照我原先的计划,这些牛蛙预计会有8万只左右存活到上市季节,到时候会有七八十万元的收入,一年就几乎可以收回地租和建设成本,接下来就是赢利期了。不算基础建设,年收益有20多万元。”尹先元说,这些牛蛙基本上是被中介收购后卖到湖州的市场上。
      说到这一年里的艰辛,尹先元说,最怕的就是各种疫病。“我到现在损失的牛蛙里面,除了一部分是牛蛙自相残杀之外,大部分都是死在各种疾病上。曾经有一次,一天就死了5000多只蝌蚪,后来我们养殖户一起出钱从福建请了专家,才给治好的。”尹先元说,对于突然出现的大面积死亡,他总是提心吊胆。
      “做农业养殖是有风险的,更何况牛蛙这种新的东西,不过只要能熬到上市季节就好了,养牛蛙的收益要比橘子高得多。”尹先元说。
    陈林剑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